快乐学习,稳定发挥一战总分上岸人

一、个人情况

本人本科就读于某财经,会计学专业,六级,英语水平一般。本科没有修读过金融学相关课程,但是学过公司理财,有一点基础。一战总分+,其中政治80+,英语80+,经济学联考+,金融学综合+。

二、备考时间线

由于去年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一直待在家里,所以效率一直不高。我是从3月份开始断断续续地学习,平均下来每天不到两个小时,4月份状态好了一些,平均每天五个多小时,5月和6月因为各种事情都没有复习几天,效率极低。真正连贯起来开始学习应该是从7月初开始,九月份回学校之后学习时间比较稳定,大概每天十一个小时左右,一直持续到考前。如果大家下定决心开始复习,就尽量连贯下来,不要中断,不然重新开始的时候前面学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各学科备考经验

01

政治(80+)

1.复习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题、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各种模拟卷、徐涛网课。

2.时间安排

(1)8月初-9月中旬:看徐涛网课,在精讲精练上划重点,并做对应章节的题。其中徐涛的网课我只看了马原部分,因为后来觉得自己进度有点慢,而毛中特、近代史和思修法基不需要怎么理解,所以都是自己看书然后做题。

(2)9月中旬-10月中旬:①二刷题,把自己不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分别标记起来,做完一章节看对应章节的精讲精练。因为这次是没有复习知识点先做的题,所以一眼就会的题目可以过滤掉,看精讲精练的时候也可以着重看自己不熟悉的部分。

②在这个期间,有时候会利用零碎时间在anki上刷刷题。

(3)10月中旬-11月初:①反复刷题中自己标记的题目。

②同时开始看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大概每天看十几页,十几天可以看完一遍,一直循环到考前。

(4)11月初-12月初:①开始做各个老师的模拟卷,我做的纸质版有肖八、腿四、王四、徐八、米三、米六、蒋五、肖四,做完卷子之后对答案,把答案里不会的知识点勾画出来,下次复习的时候就看错题和勾画的知识点。

②同时在小程序上刷各个老师的模拟题,吃饭、休息的时候可以刷一刷,因为已经做过一遍,刷起来会快很多,刷完之后再刷生成的错题本里的题目。

③11月初开始在喜马拉雅里听腿姐的30天带背,反复循环几遍,只听选择题部分,内容不多,但是都是当年的重点,可以在每天走路的时候听。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听熟之后感觉选择题成功率高了不少。

(5)12月初-考前:①开始背肖四大题,背的时候用到了研木易木子的资料,我觉得用它来梳理背诵逻辑很有用,但是它总结的答案有点简洁,所以我是按照它的逻辑背的肖四的答案。同时多在喜马拉雅听听肖四答案朗读,熟悉熟悉句子。

②复习模拟卷错题、背冲刺手册同步进行。

3.总结

(1)政治想得高分选择题很重要。模拟卷考前有时间尽量多刷一些,我记得当时考试题目里就有两道模拟卷的原题,刷到就是赚到。

(2)后期要学会利用零碎时间。比如上面说的用耳机听知识点、排队时刷刷选择题等,并不需要占用什么时间但是效果很好。

(3)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太全。前期用来学习就好,后期没有太大必要再看,因为每年考察都会有侧重点,因此背自己选择的知识点手册就可以。

(4)大题只背了肖四。我认为是完全够用的,即使考试遇到了没背过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根据答题逻辑搜集背过的语料写出来。

02

英语

1.复习资料

红宝书、英一黄皮书、英二黄皮书、高分作文老蒋笔记、衡水体字帖、刘晓艳作文网课、墨墨背单词。

2.时间安排

(1)7月之前:①断断续续地背单词,由于不连贯实际上没记住多少。刚开始我用红宝书,后来发现我背纸质版很容易走思,也不容易形成记忆曲线,就开始用墨墨背单词。

②做过几篇九几年的阅读题,后来觉得题目太早了可能适用性不大,就没有继续了。

(2)7月初-8月中旬:①墨墨背单词,由于之前落下了不少,狂补进度,背单词要一直持续到考前最后一天。

②做英语一阅读部分,从年开始,每天两篇,做完之后对答案、看译文,标记不认识的单词。

(3)8月中旬-9月上旬:做英语二阅读部分,每天两篇,留两套题考前模拟,做完之后对照译文大致翻译一下,不认识的单词添加到墨墨背单词里。

(4)9月中旬-10月底:①二刷英语二阅读,每天一篇,某宝上有刷题版试卷,很方便。

②做英语一的完型、英语二的完型和新题型,每天一篇。

③10月开始看刘晓燕的写作强化班,记记笔记,不过感觉她的大作文不太适合英二,不看视频直接看作文书也可以。

(5)11月-12月中旬:①三刷英语二真题,这次包括完型、新题型和翻译。

②根据作文课、老蒋作文书和网上各种资料组装大作文模板,看老蒋作文书,积累小作文常用句式。同时,每几天做一年英二的作文,我买了答题卡,掐时间模拟每年的作文。

(6)12月中旬-考前:认真做预留的两年真题,之后再刷一两遍这两年的阅读,同时背背作文的主题词。

3.总结

(1)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一定要坚持每天背单词,不管用纸质书还是app,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2)英语阅读是重点,建议阅读只做真题就好,模拟卷反而可能影响做题思路。英语二近两年有变难的趋势,一定要确保阅读的正确率,其他题型相对容易一些,不用太早开始。

(3)每天可以练几分钟字帖,同水平的作文字好看的一定可以加分。

03

经济类联考

数学

1.复习资料

核心笔记、题、数学精点、张宇优题库、经济学联考历年真题全解、各种模拟卷。

2.时间安排

(1)7月下旬之前:核心笔记第一遍,没有做笔记,直接在书上勾画重点,例题和课后习题写在A4纸上。

(2)7月下旬-9月上旬:二刷核心笔记,题第一遍,不会和蒙对的题目做好标记。

(3)9月中旬-10月下旬:三刷核心笔记,重点看标记过的题目,二刷题,得知考试改革只做了选择题。

(4)10月底-11月上旬:做张宇优题库第一遍。

(5)11月中旬-考前:①再刷张宇优题库、题选择题、核心笔记选择题,数学精点只做了模拟卷的选择题,刷历年真题。

②模拟卷出了之后做模拟卷,我做了赵鑫全四套卷、张宇四套卷、田然四套卷、仲毅六套卷,这是去年市面上所有的,难度为张宇>赵鑫全>田然>仲毅,张宇的题太偏,其他都可以做一做,感觉田然的最接近考试难度,留了一套考前模拟。

③后期主要刷自己之前反复错、反复标记的题目。

3.总结

(1)的数学比较简单,平时做题的时候要注重准确度和速度,因为基本没有检查的时间。

(2)改革之后数学全部为选择题,选择题有很多解题技巧,有时不必拘泥于传统解题方法,例如计算太繁琐就代入答案,平时可以多总结体会。

逻辑

1.复习资料

逻辑精点、周建武历年真题分类精解、王诚逻辑真题、经济学联考历年真题全解、各模拟卷。

2.时间安排

(1)7月底之前:做逻辑精点,分为基础篇和强化篇。基础篇是边看配套网课边做的,后来感觉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时间紧的话可以自己看书。

(2)8月-9月底:周建武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做了一遍。

(3)10月-11月:做王诚的逻辑真题,部分模拟卷的逻辑题和数学一起掐时间刷了。

(4)12月初-考前:做真题,刷王诚真题错题两遍。

3.总结

(1)逻辑要多做题,很多题目都是一个套路,题做得多了就会比较熟练,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历年真题里有一些答案有些争议,不必太纠结,去年改革之后也没有出现重复的题目了。

(2)如果时间紧张,周建武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和王诚逻辑真题只写一本就好,前者按照题型分类,后者按照年份(今年可能没有了,可以用老版)。

(3)逻辑要保证自己的题感,后期每天做半小时就足够了,但是尽量不要断,每天都有题做。

写作

1.复习资料

王诚网课、王诚写作分册及写作真题、经济学联考历年真题全解

2.时间安排

(1)10月初-10月下旬:看王诚网课,写作分册和网课内容差不多,大致看了一下。写作真题看了几篇不同类别的典型题目,主要是学习写作的模板和套路。

(2)10月底-12月上旬:写历年真题的写作,论效文和论说文一起掐时间,控制在六七十分钟左右,这样考试的时候不会感到时间紧张。我没有找人批改,自己写完对答案再体会。

(3)12月中旬-考前:做模拟卷的时候论效文找找错,论说文看看答案,有的答案写作风格和之前学的完全不同,这种就不用再看了。可以挑两套比较好的题目考前几天写一写,保证自己的写作手感。

3.总结

(1)我在练习写作时一直写的是的真题,以前和的写作题目风格有些差别,但去年改革之后真题风格明显偏向,以后练习写作可以用的真题。

(2)写作有非常明显的套路和模板,因此学习起来非常快,不用太早开始。只看网课和书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动手写几套之后就会有所体会。

04

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

1.复习资料

黄达金融学第四版和第五版、圣才金融学课后习题、师兄师姐帮序列。

2.时间安排

(1)3月-4月:金融学课本看了一遍,第二遍大概看了三分之一,且在笔记本上列了笔记。第一遍看的时候不用特别仔细,要对金融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大概有哪些内容。

(2)6月底-7月下旬:第二遍课本看完,同时笔记做完。第二遍看的时候要仔细一些,重要内容尽量弄懂。

(3)7月底-8月下旬:对照课本看第一遍序列一。

(4)8月下旬-9月上旬:看第二遍序列一,用软件XMind做了框架图,但是之后没用过,序列一的框架就很好,可以直接背,节约很多时间。

(5)9月中旬:第一遍序列二真题,和公司理财一起做的,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在纸上写,大题先自己构思一下然后看答案。

(6)9月下旬-考前:①反复看序列一和序列三,我一般序列一看完一章再去看对应章节的序列三,以序列一为主,序列三主要看序列一没有的内容。刚开始看一遍要十七八天,后来越来越熟悉,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一直到考前大概重复了六七遍。

②11月抽时间快速翻看了一遍金融学课本。

③10月中下旬二刷了一遍序列二真题,之后又刷了两遍选择判断。

④12月初翻看了一下序列五的重点内容,序列五论述题的答题角度和框架很值得学习,内容不必一字一句地看,历年真题涉及热点不太多。

3.总结

(1)要重视真题,真题客观题每年都会有所重复,做过的要保证不失分,大题中的知识点也常常重复考察,要重点记忆。金融学的内容很多,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的同学常常纠结一些细枝末节、比较偏的问题,从应试角度来讲是没有太大必要的,至于重点的把握做过一两遍真题之后就十分清楚了。

(2)是否做笔记因人而异吧,我做笔记的时候还不太了解什么是重点,写过之后就没看过了,有点浪费时间。

(3)资料里用的最多的是序列一,也是我觉得最好用的。背金融学一定要从框架着手,序列一里面的框架列得很清楚。先通过反复的记忆把整本书的框架记住,也就是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再去细化每一部分的知识点,这样在回答论述题时能够在脑子里检索出相关内容,保证有话可说。

(4)序列四没有用过,其他学校真题风格和人大差别比较大,重点也不太一样,没时间可以不用看。

(5)国际金融在初试里考察不多,一般以小题为主,时间不充裕的话看里面的重点理论即可。

公司理财

1.复习资料

公司理财第十一版、圣才公司理财课后习题、师兄师姐帮序列。

2.时间安排

(1)7月中旬之前:看第一遍课本,做课后习题。

(2)7月中旬-8月:看第二遍课本,做课后习题,看第一遍序列一。

(3)9月初-9月中旬:看课本和序列一,做序列二真题。

(4)9月下旬-考前:①看一遍序列三,之后以序列一为主,反复看序列一和课本。

②每天做一两道真题的计算题,到考前计算题一共刷了九遍,做计算题尽量按照考试的格式要求工工整整地写下来,这样考试的时候读完题就能下笔,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③考前回顾序列二真题的选择判断。

3总结

(1)重视真题,尤其是计算题,金融学的论述题多少有话可写,计算题如果不会写的话真的是编也编不出来。近两年计算题有很大的重复性,基本就是往年的题目换了换数字,所以历年真题一定要做熟,大概做三四遍以后就不会出错了,但是要坚持每天写,保证做题的手感。

(2)课后习题前期做两遍就好,风格和真题差别较大,后期以真题为主。

四、写在最后

1.关于经验帖

我本人非常喜欢看经验帖,这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建议大家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sh/8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