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pf.39.net/bdfyy/
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1、葛花:解酒、解毒、清热、养肝、护胃、补肾。
2、牵牛花:泻水利尿,逐痰,杀虫
3、夹竹桃:有毒。强心,杀虫。用于心力衰竭,癫痫;外用于甲沟炎,斑秃。
4、女贞子:滋阴益寿、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乌须黑发。
5、苦楝子:行气止痛,杀虫。
6、蛇葡萄:清热解毒,祛风活络,止痛,止血,敛疮。
7、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8、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9、薜荔果: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
1、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温肾壮阳。
2、狗尾草:清热利湿、祛风明目、杀虫解毒。
3、荷叶: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4、蒲黄:止血,化瘀,通淋。
5、花生叶:失眠、多梦。
6、枫杨:祛风止痛;杀虫;敛疮。
7、葎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8、丝瓜花:清热散风乳痈肿痛镇咳祛痰。
9、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1、”南方人参”绞股蓝: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2、麦冬: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3、蝉蜕: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4、石榴:杀虫、收敛、涩肠、止痢。
5、扁豆:解暑化湿、和中健脾。
6、木槿花: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络石藤: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8、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1、猕猴桃叶: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2、凤尾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强筋活络。
3、香叶: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
4、商陆:根入药,以白色肥大者为佳,红根有剧毒,仅供外用。通二便,逐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
5、铁线蕨: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咳平喘、利尿通淋。
6、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7、八月札:舒肝理气,活血,散瘀止痛,除烦利尿。
1、薤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
2、七叶一枝花: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3、天南星: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4、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5、厚朴: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
6、接骨木: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续筋。
1、铜钱草:镇痛、清热、利湿。
2、丝瓜络:通经活络、解毒消肿。
3、洛神花:敛肺止咳,降压。
4、白扁豆:健脾、化湿、解暑。
5、淡竹叶:清心、利尿、祛烦。
6、山茶花:清热解毒、敛伤、止血。
1、长寿菜: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
2、土茯苓:除湿,通利关节。
3、山药:补中益气、治虚劳、除烦。
4、八月札:舒肝理气,活血,散瘀止痛,除烦利尿。
5、仙人掌: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
6、酢浆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
1、爬山虎:破血、活筋止血、消肿毒。
2、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3、树舌:消炎抗癌。
4、九里香: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5、覆盆子:固精补肾,明目。
6、络石藤: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7、海棠梨:润肠通便、消肿止痛、敛肺涩肠。
8、核桃:润肠补肾、健脑益志。
1、柿子:止血润便,缓和痔疾肿痛,降血压。
2、苎麻: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3、牡荆:祛风解表、除湿杀虫。
4、臭鸡矢藤: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5、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
6、野菊花:疏散风热、消肿解毒、明目。
7、紫菀:温肺下气,消痰止咳。
8、蝉蜕: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1、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2、白英: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3、陆英:活血散瘀,疏肝健脾,祛风活络,发汗利尿。
4、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5、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赤者破血)。
6、金荞麦: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
1、爵床:阴寒清利、活血止痛。
2、山楂(晒干):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
3、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4、四块瓦:解毒消肿、活血散瘀。
5、柿蒂:降逆止呃。
6、柿子:止血润便,缓和痔疾肿痛,降血压。
7、一年蓬:消食止泻,清热解毒,截疟。
1、油菜花粉:强腰固肾、降脂。
2、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3、忍冬藤:疏风通络、清热解毒。
4、藜蒿:清热利湿、健脾养胃。
5、小花椒树:(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6、蔷薇:根、果实:活血,通络,收敛;花: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
7、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1、橙皮:理气化痰、健脾消滞。
2、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3、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4、巴茅:清热通淋;祛风和湿。
5、乌贼骨:制酸止血;芹菜叶:减压利水、健脑;蒜白:杀菌、降糖、排毒清肠;莱菔皮(萝卜皮):消食导滞,行气化痰。
6、仙人杖:和胃,利湿,截疟。
1、紫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萱草(黄花菜、忘忧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3、木贼:疏风解毒,明目止血。
4、婆婆纳:凉血止血,理气止痛。
5、白英:清热解毒、消肿利湿、抗癌。
6、棕榈:收敛止血。
7、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1、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桃花:活血化瘀、利水通便。
3、酸模:凉血止血,泄热通便,利尿,杀虫。
4、荠菜:利尿、止血、清热、明目、消积。
5、紫菀: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6、鳞毛蕨:清热杀虫。
7、悬钩子:涩精益肾、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
8、苎麻: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1、枸骨:养阴清热,补益肝肾。
2、千里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
3、苍耳子:有毒,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
4、鬼针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5、白花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6、海金沙: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7、油桐果:有毒消肿解毒,治疥癣、烫伤。
1、喜树:抗癌、清热杀虫。
2、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3、拔契: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
4、刺颠茄:利尿消肿、祛风止痛。
5、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6、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7、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
1、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2、辣蓼:解毒,祛湿,散瘀,止血。
3、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4、盐肤木: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5、乌饭子:安神;止咳。主治心悸怔忡;夜不安眠;久咳。
6、沙氏鹿茸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1、桑螵蛸:补肾固阳、固肾缩尿。
2、山药:补中益气、消渴生津、健美养颜。
3、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4、野菰: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小儿高热,尿路感染,骨髓炎,毒蛇咬伤,疔疮
5、小通草:清热,利水,通乳。
1、地念:涩肠止痢,舒筋活血,补血安胎,清热燥湿。
2、石香薷:解毒,祛湿,散瘀,止血。
3、过路黄: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4、胡枝子: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5、圆叶蹄盖蕨:安神;止咳。主治心悸怔忡;夜不安眠;久咳。
6、云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1、石蒜(彼岸花):祛痰,利尿,解毒,催吐。
2、合欢花:舒郁、理气、安神、活络。
3、细叶五加: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4、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5、陈皮: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6、桃花:利水通便,活血化瘀。
7、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1、油菜花粉:强腰固肾、降脂。
2、紫云英: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
3、荠菜(地儿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除湿。
4、藜蒿:止血、消炎、镇咳、化痰。
5、酸模(土大黄):凉血止血;泄热通便;利尿;杀虫。
6、天目地黄:清热凉血,补益肝肾。
7、山杜鹃:活血化瘀、止咳、美白。1、车前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
2、侧伯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3、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
4、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5、桃花:活血化瘀、美容养颜。6、春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7、青石苔1、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2、淡竹叶:清凉、解热、利尿、催产。
3、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4、银杏叶: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
5、萱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6、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
7、天南星:祛风止痉、化痰散结。1、凤尾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泻、强筋活络。
2、淡竹叶:清凉、解热、利尿、催产。
3、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4、天南星:有毒祛风止痉、化痰散结。
5、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6、猕猴桃:解热,止渴,健胃,通淋。
7、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1、铁角蕨:用于尿路感染,高血压,妇女月经不调,感冒发烧。
2、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亦可做盆景观赏!
3、南天竹:清热除湿,通经活络。
4、博落回:散瘀,祛风,解毒,止痛,杀虫。
5、映山红:散瘀止血,清热利湿。
6、诸葛菜:可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
7、虎杖:活血、散瘀、通经、镇咳。1、金荞麦: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
2、白毛夏枯草:清肺止咳,利胆退黄,凉肝息风,软坚散结。。
3、银杏叶: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
4、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5、商陆:有毒可利水消肿消肿散结解毒。
6、枫树:果实叫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乳通经。
1、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温肾壮阳。
2、猕猴桃:解热,止渴,健胃,通淋。
3、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4、毛车前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5、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6、蛇莓: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
1、千金藤: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2、蓬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3、苦楝树: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4、牡荆: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除菌。
5、栀子: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
6、盐肤木:敛肺固肠,滋肾涩精,止血、止汗。
7、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8、蕨:清热解毒、利尿通便、减肥瘦身。1、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通乳通经。
2、泥胡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3、春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4、蒲黄:止血、化瘀、通淋。
5、苎麻: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6、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7、商陆:有毒、利水消肿、消肿散结、解毒。1、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2、山药:补中益气,生津止渴。
3、杠板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
4、菝葜: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
5、龙葵:有毒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6、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7、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8、绿茶: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抗衰老。曼陀罗
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龙葵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黄袍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何首乌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乌袍果实和黄袍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
野薄荷
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棕榈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灰灰菜
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夏枯草
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味咸,能软坚散积。无毒,嫩苗
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车前草
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金银花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
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蒲公英
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
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中草药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药经验智慧及知识的大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富于哲理,使人从中增长了中药的知识。中草药谚语涉及到药物的采收、鉴别、贮存以及功用、治疗等诸多方面,对于指导中药学的学习和临床运用大有益处。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打得满地爬,离不了祖师麻。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摘医药网)
精美手绘中草药图谱
人参2补骨脂3枸杞子4陈皮5茯苓6黄芪7连翘8金银花9银杏10金佛手11何首乌12芍药13枇杷14当归15甘草16葛根17决明子18石斛19五味子20黄芩中药入词寄乡愁,念家人
静夜思[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十分巧妙地将五位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执着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感人肺腑。
中药名入家书,情真意切
母亲高堂:
来信郎读(狼毒),今书白纸(芷)。
知母酸辛,独活空房;夜卧荆芥,日饮豆根。闻之血竭,似剑穿胸(川芎)!
儿穿山甲,披满天星;苦战生地,绵马贯众。思母续断,难为苦参!
云母自重,轻粉厚衣;冬当防风,夏避蜈蚣;春食山药,秋尝桂肉。
常山崎岖,行防滑石,万事细心(辛),不急性子。
夏尽蝉蜕,示儿当归。天高地黄,儿当回乡(茴香)!
叩母千年健安!
不孝儿敬上
(每句含一药名,共含29味中药名)
中药入诗,朗朗上口
“药名诗”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清赵翼说:“药名入诗,三百篇中多有之”。几千年来,一些文人学士与中草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借用药名中的字义或谐音,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意,让枯燥的草药名给人以闲情逸致与美的享受。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药诗《采地黄者》。白居易的诗涉及咏药者多达百首,《采地黄者》是其中之一。作者通过采地黄这一具体过程,把采挖者那种艰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充当酶的辅基,参与多种代谢过程。
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缺乏时,会罹患多种疾病而致衰老,所以,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中草药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杜仲、何首乌、人参、五味子、山药等含锌较多,黄芪、人乳含硒多,鹿茸、地黄、细辛、当归等含铁多,白术、泽泻、肉桂含锰多,蜂蜜中含有47种微量元素。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在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免疫功能衰退时,容易发生各种疾病。香菇、百合、黄精、枸杞子等可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淫羊藿、党参、穿山甲、冬虫夏草等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地黄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能力。
人参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作用,提高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衰老,增强机体抗病力。大枣具有健脾、抑制免疫应答功能。研究表明,补肾、健脾、补气血中药大都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清除体内自由基
自由基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泼基因或分子,生理状态下,自由基呈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生命状态,一旦自由基生成过多或清除出现障碍,会导致体内自由基含量增加,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加速衰老及发生一些疾病。
许多中药能够清除与对抗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使自由基减少,起到抗衰延寿作用,例如,酸枣仁、党参、当归、黄精、川芎、茶叶、天麻、蜂王浆、丹参、黄芪、三七等。
由山药、何首乌、党参、熟地黄等制成的寿星补汁;由玉米、油菜、葵花、蒲黄等制成的花粉液;由西洋参、山楂、淫羊藿等制成的复方西洋参口服液及清宫寿桃丸、清宫长春丹、健脑补肾丸等中药成方制剂,都具有良好的清除体内自由基的效果。
中医关于补五脏六腑的中草药!
一、补心脏中药
当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人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远志: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川芎:能止头疼,养新生血,开郁上行。
二、补肾脏中药
熟地黄: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髭黑发。
龟板:滋阴补肾,除崩续筋,更医颅囟。
覆盆子: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牛膝:除湿痹痿,腰膝酸痛,益阴补髓。(少用)
杜仲:强筋壮骨,足痛腰疼,小便淋沥。(少用)
三、补肝脏中药
沙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诸醋: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四、补脾脏中药
白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山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柴胡: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五、补肺脏中药
天门冬: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紫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热并济。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沙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六、补胃腑中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芡实:能益精气,腰膝酸痛,皆主湿痹。
山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陈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半夏:健脾燥湿,痰痿头疼,嗽吐堪入。
七、补胆囊中药
当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胡椒: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八、补大肠中药
诃子: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五倍子:疗齿疳疾,痔癣疮脓,兼除风热。
龙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砂糖:润肺利中,多食损齿,湿热生虫。
石蜜:入药炼熟,益气补中,润燥解毒。
九、补小肠中药
牡蛎:涩精止汗,崩带胁疼,老痰祛散。
石斛:却惊定志,壮骨补虚,善驱冷痹。
甘草梢: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十、补膀胱中药
龙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续断: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菖蒲:开心通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益智仁: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黄芩:枯泻肺火,而清大肠,湿热皆可。
十一、补三焦中药
藿香: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益智: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桂枝: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解表类
1、发散风寒药生姜别名:大肉姜、鲜生姜白芷别名:芳香、泽芬防风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苍耳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荆芥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桂枝别名:柳桂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2、发散风热药牛蒡子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升麻别名: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柴胡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葛根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桑叶别名:铁扇子、蚕叶菊花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薄荷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泻火药
1、清热泻火药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决明子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知母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栀子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莲子心别名:苦薏、莲薏、莲心夏枯草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2、清热燥湿药龙胆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白鲜皮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苦参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鸦胆子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黄柏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黄连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3、清热泻火药大青叶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山豆根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北豆根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白头翁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白蔹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连翘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鱼腥草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4、清热凉血药地黄别名:生地、生地黄赤芍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牡丹皮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5、清虚热药银柴胡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胡黄连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泻下药
1、攻下药大黄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2、润下药火麻仁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郁李仁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3、峻下逐水药千金子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巴豆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甘遂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芫花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京大戟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商陆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祛风湿药
3、祛风散寒药
川乌
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
木瓜别名:木瓜实、铁脚梨草乌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威灵仙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独活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路路通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马钱子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秦艽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桑枝别名:桑条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狗脊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桑寄生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化湿药
广藿香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苍术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豆蔻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佩兰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草豆蔻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草果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厚朴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冬瓜皮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赤小豆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泽泻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茯苓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薏苡仁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2、利水通淋药
川木通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车前草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石韦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灯心草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3、利湿退黄药
垂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