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无小事,事事需操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有各自的规律和变化,作为父母必须掌握孩子正常的发育节奏,才能帮助孩子成功渡过这阶段。一、2岁女孩说话突变结巴圆圆女儿今年2岁半,以前乖巧机灵说话非常清晰,而且词汇量非常丰富。可最近这段时间,圆圆突然发现女儿莫名结巴起来,张嘴说话的第一个字总需要重复几遍。今天早上,女儿拿了颗苹果想让爸爸削,结果张口说:“我我我……”就是说不出后面的字,圆圆的暴脾气一点就着,拉过女儿就是爆吼一声:“我什么我,赶紧好好说话,再这样就别吃了。”一方面孩子现在上幼儿园了,担心她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也这样,被同学们笑话;另一方面,更是担心孩子真结巴了,那可就糟糕了。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的女儿一哆嗦,看着娃委屈的小模样,圆圆非常烦躁。要知道,女儿这种结巴表现出门在外很容易被人嘲笑,而且将来上学读书也会遭受非议,到时候还有更多的委屈给女儿受。没办法,圆圆不得不带着女儿去请教医生,没想到医生的解释让她彻底放下心来。原来,孩子在2-3岁这阶段出现口吃情况很常见,主要是因为词汇量增多难以重组所致,等他们语言系统发展完善后这种现象就会自动消失。并且,根据犹他大学研究表示,世界上约有5%的孩子在2岁左右会出现“口吃”症状,到了成年就只有0.5%—1%的人持续口吃,也就是说超75%的孩子都能在童年成功自愈。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真的结巴都是在5苏以后确诊,因此父母不要过早吓唬自己。二、孩子变结巴的3大原因1、智力发育速度超越表达能力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他小时候说话也因为结巴遭受不少嘲笑,可母亲安慰他时说道:“你只是脑子转得比嘴快。”记得王卫平曾在《儿科学》中说道:“1岁至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增加接触外部事物增多,智力发育迅速。”但问题就出在孩子智力高速发育时,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却变得相对匮乏,脑海里很难组织正确他们想表达的意思,这才导致孩子说话结巴顿挫。2、把结巴当作有趣的模仿行为孩子的聪明程度超乎家长想象,尤其是模仿能力一流。可能是动画片里无意学到的结巴说话方式,或者是周围大人的表达行为,这些在孩子内心是非常有趣好玩的行为,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进行模仿说话。倘若家长没有及时纠正这个坏习惯,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养成了这样结巴说话的方式。3、受家庭压力所致孩子再小,也会感受到父母的权威和压力,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负担。特别是在孩子们牙牙学语过程中,说话可能出现重复或断断续续的情况,这时若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或强逼孩子好好说话,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较重的思想包袱,使得他们一方面要规整话术一方面还要担心父母的批评,这样越害怕什么就会越出现什么,让孩子因为心理压力大产生结巴行为。三、家长如何正确应对1、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有些急性子父母只要看到孩子说话断断续续就会非常生气,要么打断孩子要么批评孩子,这样造成孩子说话畏畏缩缩,很难正确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事实上,认真听完孩子说话或者是鼓励孩子说完话,这才是父母最好的应对方式。特别是在孩子因表达表现急躁的时候,父母的鼓励打气能让孩子减少焦虑。2、父母摆正心态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他们自己的规律可循,作为父母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并接纳他们的不足,所以说摆正心态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孩子结巴只是短暂性现象,父母不能太过批评指责或纠正孩子,以免孩子内心由于太过恐惧而丧失说话自信。3、帮孩子建立说话自信有些时候孩子结巴也不排除他们的性格腼腆或内向,害怕遭受同伴耻笑而不敢开口。那么,家长在这阶段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说话的自信心,克服说话难的心理障碍。为此,父母可以在家里多陪孩子说话,鼓励他们读读绘本或者和别人简短交流,时间久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自然会大幅上升。最后要说的是,如果孩子只是对某些字词不熟练而引起的口吃习惯,家长可以针对这些字眼做咬字吐字训练,这样孩子的字词发音就会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