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9月份秋季学期,感中五册和六册同时推出了线上复习课,经过大量的输入,要尝试着让孩子大量开口用英语回答问题,五册的孩子,一节课需要回答20多道题,而六册一节课要30多道题。
这些学生之前是LILY翻转课堂,但这次疫情,导致许久没有线下课了,这些学了不到两年的孩子们能不能开口说英语呢?其实一线的教师们都捏了把汗,替孩子们担忧,怕影响他们的兴趣。但Lily老师却很笃定,因为她摸清了英语习得(听说、读写)的所有法门,只要孩子头脑没问题,再进行大量有效的英语声音信息的输入积累,输出是必然结果。而且LILY英语的课程是经历了20多年的打磨,所以Lily老师的笃定是有基础的、可实现的!
2个月过去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孩子们的水平如何吧!
感中五册、六册复习课完成情况分析感中五、六册应完课人,实际完成人,平均完课率为96.17%。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各教学部管辖学生完成情况的饼状图,看看优秀孩子的占比。
第一教学部主要是中关村一带的海淀学生;第二教学部主要是东城和朝阳的学生;第三教学部主要是北京南边的学生;第五教学部主要是海淀的学生。北京全校成绩为Great和Good的学生占比为72.97%;而没有做和Poor的学生占比9.02%。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平均学了4年左右的感高阶段的学生完成情况吧!
感高复习课完成情况分析感高阶段应完课人,实际完成人,平均完课率为93.59%。
感高阶段Fantastic、Great和Good占比为66.73%,没有完成和Poor的学生占比12.14%。
总结:感中5册、6册的优秀学生整体比感高的优秀学生超出了6.24%,而poor的学生少了3.12%。这个数据让人吃惊吧?
肯定会有些家长认为,感高讲小说和电影,难啊!感中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这种对比没意义。那真是这样吗?
感中五册、六册的电影一样有难度,《狮子王》很有思想性,孩子们都能看进去,能深刻理解,跟着情节流泪。《小鸡快跑》很有教育意义,成人看了都很有感悟,而且是纯英式发音,有难度啊。《风中奇缘》更难了,讲的是人性和殖民的故事,需要孩子很专注思考才能搞明白。另外感中六册的故事很长,有的时长半个小时,对应的复习课有30-40道题,量很大。但他们的回答却能直击要点,您可别忘了,他们只有6-7岁,学了还不到两年,但对内容的理解太到位、太牛了。
这可不是英语好坏的问题了,反过来想想,同龄孩子们每天光想着吃吃喝喝、玩呢,而LILY的这些小豆包们理解力竟有如此出色,这是脑力好的表现啊,真是后生可畏!不禁让人感叹:有效信息(能让人专注、跟着思考的信息)对人脑的刺激威力强大啊!
都是LILY的孩子,为什么感高被反超了呢?
因为这批感高生在感初、感中阶段是线下课,虽然没少花时间,每周上两节新课,再上两节复习课,再加上在家听随堂、做测评的时间,一个星期至少7个小时,还不算来回路上的时间,但是成效不高。根本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线下课的输出源质量不好:
①教师授课时,会出现逻辑讲不清楚,不生动,英语使用不到位等等问题,这种授课质量很难吸引学生进入到故事情节中;
②课上同学之间相互打扰,故事情节断裂,又导致学生们不能专注地跟着故事情节走;
③线下新课的随堂录音不仅情节断断续续,而且声音不清晰,回家后孩子不爱听,从而影响到英语语感的提升。
习得语言不是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创造英语环境把人吸引进去,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去习得。如果源头(英语环境)出了问题,就会造成英语有效信息积累困难,英语感觉不好。这些孩子到了感高阶段,就会对授课内容(小说、电影)理解困难,所以有些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时会磕磕巴巴、说不到点上。英语表达好不好,取决于理解到不到位。
由于疫情,今年5月份上线了感高线上课程,授课非常清晰、生动,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对感高线上新课很感兴趣,爱看,但不喜欢回答问题,说明他们还处在输入积累期(沉默期)。这是件好事,因为沉默期是必经之路,因为只有大量的输入才会有流畅地输出。
目前感高线上学习刚刚半年,家长们切莫操之过急,只要按照要求完课,再过一个学期,您孩子的英语感觉一定会有质的变化,会听得越来越专注,说得越来越流畅!
感中五、六册的孩子们已经初试锋芒、小有成就了,相信这些小豆包们到了感高阶段,都会变成LILY的“追剧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