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唐)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今日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
处暑
时至处暑
已出三伏
天地转凉
历尽三伏热
天凉好个秋
“处”者,去也
表示炎热即将过去,至此而止
暑气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
此时节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
北雁南飞、金桂飘香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此时节
搏击长空的猎鹰
开始搏杀猎物
它们将猎物摆放在地上
仿佛一场仪式
欲猎物,先列祭
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肃”而“清”
带来萧瑟之气
秋天初始
万物凋零之时
落叶献上自己一生的舞蹈
三候禾乃登
处暑至,麦禾黄
历尽三伏的挥汗如雨
终于等到丰收的季节
此刻的五谷丰登
是最好的祝福语
处暑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前后
民间多祭祖迎秋
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
俗称“作七月半”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
沿海地区常会在此举行祭海活动
渔民开船出海,千帆尽发
吃鸭子
在民间
处暑素有吃鸭子的传统
鸭肉味甘性凉,滋阴养胃
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
长江二首其一》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告别暑热,拥抱秋风
秋高气爽,海阔天空
不历三伏热
孰知九秋凉
战区权威发布转载注明来源
来源
中部号角
期号
第期
监制
刘敏学
编审
赵国涛
主编
赵建华
原标题:《处暑
清风徐来,暑尽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