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3
浙江在线网站
记者郑剑瑾摄影林云龙网红小火车朱仁斌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中的郭曦晟浙江在线杭州4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郑剑瑾摄影林云龙)去年浙江旅游圈有一个红人:湖州安吉县鲁家村村支书朱仁斌。在他的带领下,一穷二白的鲁家村仅用了七年时间,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强村;从当年求人来投资到现在实现“选商”。鲁家村的传奇还在继续着,如今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让朱仁斌几乎没有一刻空闲,“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近40个来学习考察的团队”!乡村旅游开发鲁家村七年集体资产上亿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十几分钟,还在村口我就给朱仁斌打了电话。“你们到了?刚好在接待一拨客人,我让同事柏文来接你们。”拨通朱仁斌给我的号码后,对方关机状态。我和摄影记者跟着导航来到村委会办公楼,转了两圈终于看到柏文。“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电话太多,手机没电了。”而此时还仅仅是早上9点。柏文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一边联系观光电瓶车,准备带我们去村里转转。“你们赶紧往里走,快去三楼,会议室很紧张,后面还有好几个考察团等着呢。”等待的当口,村委会大厅里工作人员举着扩音器,正“赶”着一群前来学习考察大部队往三楼走。正准备出门,柏文的电话响起,我们再次被“转手”给了他的另一位同事周鸿昌。周鸿昌原先在县里的工商银行上班,年换届选举时当选村干部,便辞职回了老家。周鸿昌的妈妈是鲁家村的老妇女主任,已经做了近30年的基层工作。“村子越来越好,回来上班不用每天赶去城里,挺好的。”年,朱仁斌当选鲁家村书记的时候,鲁家村还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家家都是土坯房,简易厕所,违章建筑随处可见。环村的鲁家溪满是垃圾,下大雨还要发洪水。村民多外出打工,留下大片荒废的农田山林。“原来我们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鲁家村的人,因为村里穷,怕没面子。早几年村里有个人去县城开理发店,别人问起都说自己是南北庄人(邻村),现在别人不问,他也会主动说‘我是鲁家人’,外村想要嫁进来的姑娘可多了。”周鸿昌告诉我。在村里参观的时候,偶遇朱仁斌,趁着接待空隙,总算逮住了采访的机会。年,鲁家村支书朱仁斌,提出要打造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其实当时大家都没底,因为鲁家村的底子太差了。”但是朱仁斌还是干了,邀请设计公司作旅游规划,并成立旅游公司负责景区运营。“鲁家一没主要产业,二没名人故居,怎么吸引游客?我们打造了18个差异化的家庭农场,作为乡村景区的核心,开辟了4.5公里的小火车道将其串联起来。”水果、花海、中药、竹林……18家农场的主打产品各不相同。曾经从事装潢生意的姚明月回到家乡,是首批投资创办农场的村民。“八月炸农场(又叫水果农场)里吃饭、住宿、垂钓一应俱全,现在准备造个游泳池。”姚明月告诉我。待到经营扩大后,就需要引进专业公司来管理,也就是“公司+村+家庭农场“的模式。中国十佳小康村、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首批国家田园综合体示范点……荣誉纷至沓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年的1.8万元跃升至年的万元,村集体资产从年的不足30万元跃升至如今的1.4亿元。户农家、共人,被低丘缓坡环抱,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几十亿社会资本排队进入“美丽乡村”助推“美丽经济”呜……随着一声鸣笛声,小火车进站了。作为旅游接驳车,80元一张票,居然供不应求。“团队和自驾游的客人到游客接待中心换乘后,可以坐小火车进村,也可以骑自行车。目前村里一共有三辆小火车,马上又要不够用了。”朱仁斌的手机几乎没有空下来的时候,采访在断断续续的间隙中见缝插针。“最早的时候,只要投资万就可以在村里做农场主,现在,鲁家村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几十亿元社会资本。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投资考察团队来到这里。”朱仁斌很傲娇:“鲁家村已经实现了由‘招商’向‘选商’的跨越。”当时没让村民拿出一分钱,就发了股权证,每年拿分红。朱仁斌告诉记者,未来,鲁家村民会有6笔收入:首先是租金收入,平均每户的土地租金约为元;第二是就业收入,目前已解决人就业;第三是创业收入,开餐馆、办民宿在鲁家村正热火朝天,保守测算,鲁家村一年可接待30万游客;第四是待真正盈利后的分红收入;第五是美丽乡村“两山学院”带来的培训收入;最后是模式收入,即为外地美丽乡村提供从建设、设计、技术到资本的全方位服务。朱仁斌说,发展起来的鲁家村没有孤芳自赏,而是积极“助攻”周边三个行政村,扩大“朋友圈”实施抱团发展,共创4A级旅游大景区。鲁家村的孩子从小学木工全域旅游背后是高度的文化融合安吉县鲁家村,多人、户村民,其实没有一个人姓鲁。叫鲁家村是因为明末清初时,这里迁来一帮手艺师傅,皆以工匠鲁班为祖师爷,“鲁家”便成为新的村名。历史悠久、手艺精湛的木作技艺,曾经是鲁家村人走南闯北的谋生资本,富裕后的鲁家人也没有“忘本”,这几年,以本地木匠郭金贤为代表的传统木匠们先后从外地回到家乡。郭金贤的小儿子郭曦晟七八年前回到村里后和父亲一起创建了木工DIY俱乐部。在郭曦晟的工作室,我看到推子、锯子等木工工具整整挂满了一面墙,整个空间充满着淡淡的木香。工作室里设有制作区和休闲区,制作区的展示台上摆满了各种木质小玩意儿:木勺、木筷、砧板……地上甚至还有木马。“这几天刚好有个江苏的木友过来,在我家住了好几天,一起切磋技艺。平时也会有很多孩子来做简单的木工制品,这应该就是你们经常在说的‘旅游+文化吧?”郭曦晟挠挠头皮,“村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就有木工课程,这是我们村的‘本’,以后游客来村里,也可以学习制作简单的木制品,别看木工活步骤不多,却包含了锯、挖、雕等各种技巧,我们希望能代代相传。”“全域旅游要发展,背后要有非常清晰的产业支撑,并且整合当地的多种优势,让旅游真正成为一个融合状态。鲁家村接下来需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用自己的特色模式来吸引游客。”这就是朱仁斌琢磨出来的经济学:把美丽乡村转成“美丽经济”,建立专业经营团队,抱团合作,利润分享,让农村、农业、农民高度融合,实现共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