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人警惕今年首批吃菌中毒的人出现了

每年的六月七月

会泽人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

近期会泽断断续续降雨、放晴交替

正是老人所说的“鸡枞雨”

会泽的“吃货”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又到了吃菌子的季节了

据统计,全世界的蘑菇种类,

云南就有一半以上,

但是云南人不叫“蘑菇”

方言称之为:“介”

在农贸市场和乡村路边

各种菌子从大山深处远道而来

还带着泥土和树林的潮湿气息

他们花纹美丽,气味芳香

敦厚鲜嫩的肉质诱惑着

每一个过路人的味蕾

但是,这美味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据说,每年的六七月份

总有那么几个人

再也吃不到来年的美味野生菌了

新闻链接:

6月12日,记者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卫生局获悉,6月10日下午,该县小湾镇锦秀村三户6口人食用野生菌后发生中毒事件。经过及时有效的快速解毒、加快毒物排泄、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6名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还在观察治疗。

6人食用山上采摘的“松毛菌”后中毒

据介绍,6月10日下午5点左右,小湾镇锦秀村姚某昌等6人食用山上采摘的“松毛菌”约半个小时后,集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通过各级各部门及时协调救治,于6月11日凌晨00时50分,医院急诊科就诊,门诊以“野生菌中毒”留观急诊科,其中罗某泉(男、10岁)留观儿科。经过及时有效的快速解毒、加快毒物排泄、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6名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肝功、肾功等指标正常,继续给予对症支持观察治疗。

年年提醒,年年有人中毒!

这到底是为什么?

真相是

很多你以为的食用野生菌经验

都!是!不!对!的!

陆良有大部分人都是菌子的死忠粉

想要不吃野生菌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小编整理了一些

关于食用野生菌的常识供大家参考

各位贪吃的朋友们请注意查看

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菌子不要吃

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菌类资源丰富,村民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广大群众不要盲目自信,在食用野生菌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或吃过并证明是安全的菌类,而且尽量少吃。

“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同时具有这3个特征的菌子不要吃。”杨祝良说,这一类菌可能有剧毒。此外,火炭菌也要慎吃。

下面跃达就带大家认识下

有哪些常见的毒蘑菇?

毒蝇伞

毒蝇伞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

狗尿苔

狗尿苔又称“致幻蘑菇”,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其毒素为光盖伞辛等。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

毒红菇

毒红菇味麻辣,有毒,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一般发病快,病程短,除发生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外,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红菇与可食用的大红菇样子很像,一般人难以分辨。

红网牛肝菌

此种在新疆有人采食,而在南方有中毒发生。含胃肠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后主要出现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病症。据报导小白鼠试验有毒。与马尾松、疣皮桦、鹅耳枥、山毛榉、栎等树木形成菌根。

头套鹿花菌

头套状鹿花菌学名为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日子久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赭红拟口蘑

赭红拟口蘑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後,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但也有人无中毒反应。

大脑蘑菇

大脑蘑菇一旦生食足以致命。它还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认为毒性不强。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

灰花纹鹅膏菌

灰花纹鹅膏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据说:只要误食这种蘑菇50克,就可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菌体中含大量毒蝇碱。另外含有胃肠道刺激物,中毒后引起恶心、呕吐等症。

窝柄黄乳菇

窝柄黄乳菇味苦辣,据记载有毒,四川群众反映有毒,黑龙江曾发生多人中毒,西藏产区视为毒菌,故不宜采食。该菌子实体含有橡胶物质,有可能利用来合成橡胶。与高山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形成菌根。

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墨汁鬼伞有着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使乙醛积聚在体内。乙醛是乙醇的代谢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征状的物质。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

秋日小圆帽

秋日小圆帽又名纹缘盔孢伞,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含毒伞肽毒素,毒性很大。

小白菌

小白菌形似银杏树叶,但约小一些,最长可超过5cm,宽超过3cm。新鲜时为白色,脆弱易裂,采摘后不久就慢慢变成肉色。常簇状生长在枯木之上,于每年7~8月的雨后放晴之时生长最为旺盛。被证明有毒。

食用野生菌七大误区

误区一: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有毒!

真相:这是有关野生菌的谣言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事实上,颜色与形状并不能简单区别野生菌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味美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属剧毒蘑菇则为灰白色,并有清香。

误区二:蘑菇和银器、大蒜一起煮,变黑就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真相: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无能为力。

误区三: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

真相: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同一种毒蘑菇对于人和昆虫来说,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误区四:长在潮湿处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真相:所有的蘑菇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环境的“清洁”和“肮脏”与蘑菇的毒性无关。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误区五:有分泌物或者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真相:有的毒蘑菇的确有分泌物或会受伤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毒,还是美味食用菌,比如奶浆菌。

误区六:以前年年都在同个位置采蘑菇都没有中毒,所以放心!

真相::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旁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这一惨剧。

误区七:毒蘑菇只要做熟了就不会中毒!

真相: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预防野生菌中毒的正确方法

注意事项:

▲尽量不要采食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也不要吃生长过熟或者幼小的野生菌

▲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部放在一起炒或煮,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而且食用量要有所控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

▲加工烹调时采用的方法也要得当,首先,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生吃。其次,不论炒还是烧汤,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

▲吃菌时切记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会泽的朋友们一定要认真看好,

大编每年这个季节为了你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操碎了心啊!

提醒

此信息仅供参考,不同地方的同种蘑菇,都可能一个地方的没毒,另外的却有毒;甚至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的蘑菇,有的有毒,有的却没毒;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可能别人吃没事,自己吃却中毒的情况也有发生!具体情况请根据自己的体质以及本地方的水土再决定要不要采摘食用!

来源:文山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x/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