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最全菜豆病害图谱在这里

菜豆细菌性疫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病苗出土后,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或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第二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即折断干枯。

成株叶片染病:

始于叶尖或叶缘,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展为不规则形褐斑,病组织变薄近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病重的病斑连合,终致全叶变黑枯凋或扭曲畸形。

茎蔓染病:

生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稍凹陷,绕茎1周后,致上部茎叶枯萎。

豆荚染病:

初也生暗绿色油渍状小斑,后扩大为稍凹陷的圆形至不规则形褐斑,严重的豆英皱缩。

种子染病:

种皮皱缩或产生黑色凹陷斑。湿度大时,茎叶或种脐病部常有黏液状菌脓溢出,别于炭疽病。

防治方法:

①选留无病种子,从无病地采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彻底销毁;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定植,地膜覆盖,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减少田问结露的条件。

②种子处理:对带菌种子用45℃恒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或用种子重0.3%的50%福美双拌种,或用硫酸链霉素倍液,浸种24小时。

③发现零星病斑时及时喷药

菜豆灰霉病

叶片危害症状

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菜豆灰霉病可染病菜豆的茎、叶、花、果荚。

茎部感病:

先从基部向上11~15厘米处开始出现云纹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淡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

成株叶片感病:

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

苗期子叶受害:

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

防治方法:

①保护地栽培要采取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彻底销毁。

②选用合适药剂防治

菜豆锈病

菜豆锈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菜豆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及荚均可受害。

叶片和茎蔓染病:

初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小黄斑,直径0.5~2.5mm,后中央稍突起,渐扩大现出深黄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黑色疤斑,即冬孢子堆。有时叶面或背面可见略凸起的白色疤斑,即病菌锈子腔。寄主衰老后,叶片枯死。

荚染病:

形成突出表皮疤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孢子粉,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发病重的无法食用。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如福三长丰、双青玉豆、12号菜豆、一挂鞭豆角、新秀1号、九粒白、春丰4号、细花等。春播宜早,必要时可采用育苗移栽避病。清洁田园,加强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密植。

②发病初期选用合适药剂防治

菜豆白粉病

菜豆白粉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该病主要侵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以及豆荚。叶片感病: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呈紫褐色斑,其上覆盖一层稀薄的白粉,后期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全叶,严重的叶片背面也可表现症状,导致叶片枯黄,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

菜豆炭疽病

菜豆炭疽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菜豆炭疽病是菜豆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为害重。

幼苗发病:

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凹陷成溃疡状。幼茎上生锈色小斑点,后扩大成短条锈斑,常使幼苗折倒枯死。

成株发病:

叶片上病斑多沿叶脉发生,成黑褐色多角形小斑点,扩大至全叶后,叶片萎蔫。

茎发病:

病斑红褐色,稍凹陷,呈圆形或椭圆形,外缘有黑色轮纹,龟裂;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状物。

果荚发病:

生褐色小点,可扩大至直径1厘米的大圆形病斑,中心黑褐色,边缘淡褐色至粉红色,稍凹陷,易腐烂。

防治方法:

①用地膜或稻草等覆盖栽培,可防止或减轻土壤病菌传播;采用45%代森铵水剂倍液消毒架材。深翻土地,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中耕,施肥后培土,注意排涝,降低土壤含水量。

②在无病区繁育种子或从无病株上采收种子,并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用甲醛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清水洗净晾干待播。也可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4%拌种后播种。

③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喷药。

菜豆病毒病

菜豆病毒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菜豆病毒病多表现系统性症状,病株出苗后即显症,因引起该病的病原种类很多,田间多发生混合侵染而产生不同症状。

植株受害后,叶片出现明脉、产生褪绿带、斑驳或绿色部分凹凸不平,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植株生长受抑制,株形矮小,开花迟缓或落花,开花结荚明显减少,豆荚短小,有时出现绿色斑点。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无病株采种,无病土育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土壤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应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田外销毁,清理田边杂草。

②育苗阶段注意及时防治蚜虫,有条件的采用防虫网覆盖育苗或用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药剂可选用蚜虱净可湿性粉剂0~2倍液。

③发病初期喷洒合适的药剂

菜豆枯萎病

菜豆枯萎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菜豆枯萎病一般花期开始发病,病害由茎基迅速向上发展,引起茎一侧或全茎变为暗褐色,凹陷,茎维管束变色。病叶叶脉变褐,叶肉发黄,继而全叶干枯或脱落。

病株根变色,侧根少。植株结荚显著减少,豆荚背部及腹缝合线变黄褐色,全株渐枯死。急性发病时,病害由茎基向上急剧发展,引起整株青枯。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与白菜类、葱蒜类实行3~4年轮作,不与豇豆等连作;高垄栽培,注意排水;及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发病初期开始选用合适药剂灌根

菜豆根腐病

危害特征:

病菌主要侵染菜豆的根部或茎基部,多在出苗7天后开始发病,生长3~4周进入发病高峰。病株表现为下部叶片变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多由侧根蔓延至主根,使整个根系腐烂或坏死,病株容易拔出。

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病情扩展后向茎部延伸,主根全部发病后,地上部茎叶萎蔫或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株茎基部长有粉红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①与白菜或葱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采取高畦深沟栽培,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②播种前用下列药剂进行种子处理: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0.02kg,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0.02kg拌种kg。

③该病为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发病后用药效果差,所以前期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预防。

菜豆菌核病

菜豆菌核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本病多为害近地面的茎基部和蔓部,尤其在茎基部或分枝的茬口处易感染,也可为害豆荚。初呈水渍状,后变灰白色,皮层腐烂,仅残存纤维。高湿时,病茎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及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上端枝叶枯死。

防治方法:

①发病严重地进行深翻,菌核深埋土中,子囊盘不能出土,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勤松土、除草,摘除老叶。从初花期开始,坚持进行数次。覆盖地膜。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0%盐水浸种,洗去病残体后,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

③发病初期,选用合适药剂进行防治

菜豆白绢病

菜豆白绢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渍状病变,向茎的上部延伸,或向地面呈辐射状扩展。幼嫩的菌核如钮扣状,白至乳黄色,老熟的菌核如油菜子状,球形,褐色至棕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茎部皮层腐烂,甚至露出木质部,终致全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结合深耕,及时清理田间残枝败叶,减少病源;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气,降低湿度;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在菌核形成前,拔出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地块增施消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反应,可控制病害发生。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合适药剂防治

菜豆角斑病

菜豆角斑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菜豆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豆荚,一般发生在开花期后。

叶片受害:

产生小且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黄褐色斑,初期为淡褐色或灰色,后变暗褐色,叶背簇生灰紫色霉层,即病菌子实体,病斑不凹陷。

豆荚受害:

病斑常在花期和结荚期出现,严重时为害荚果,荚上现出直径1厘米或稍大的大块霉斑,斑边缘紫褐色,中间黑色,后期密生灰紫色霉层,病斑不凹陷别于炭疽病,严重时可使种子霉烂。

防治方法:

①选无病株留种,并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发病重的地块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可行轮作。

②种子处理:可用45℃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消毒。

③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合适药剂防治

菜豆红斑病

菜豆红斑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有时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形病斑,该病斑的直径大小为2~9毫米,红色或红褐色,病斑的背面密生灰色酶层。

发病严重时能侵染豆荚,形成较大的红褐色病斑,病斑中心为黑褐色,后期着生灰黑色酶层。

防治方法:

①选无病株,播种前用45°C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采收结束后进行及时销毁病残体,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轮作倒茬栽培。

②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

菜豆轮纹病

菜豆轮纹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4~10毫米不等,褐色,边缘色稍深,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其上生针头状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①及时收集病残物烧毁。

②结合防治豇豆其它叶斑病及早进行药剂预防

菜豆黑斑病

菜豆黑斑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针头大的淡黄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齐整,周边带淡黄色,斑面呈褐色至赤褐色,其上遍布暗褐色至黑褐色霉层。病叶前端斑块多,有时连片,造成叶片枯焦。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合理密植,高垄栽培,合理施肥,适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注意放风排湿。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重病地与非豆科植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菜豆细菌性晕疫病

危害特征:

主要侵害叶片,初在叶片或新生叶上现不规则水浸状斑点,后在斑周围出现直径0.5-1厘米的晕圈,斑上常有菌脓溢出。

叶脉染病:致叶脉坏死,易穿孔或皱缩畸形。

果荚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后变褐干缩下陷,斑面渗出菌脓,病斑中央枯死点小,但周围晕圈宽。

防治方法:

①菜豆不同品种具明显抗性差异,应选育种植抗病品种。严格检疫,防止种子带菌传播蔓延。

②发病初期,进行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菜豆褐斑病

菜豆褐斑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较明显,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4~10毫米,绿褐色至黄褐色或锈褐色至血红色,周缘分明,病斑上生有明显轮纹,中央赤褐色至灰褐色,边缘色略深,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采用滴灌,防止大小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保持通风良好。

②发病初期,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预防

菜豆污煤病

菜豆污煤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较明显,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4~10mm,绿褐色至黄褐色或锈褐色至血红色,周缘分明,病斑上生有明显轮纹,中央赤褐色至灰褐色,边缘色略深,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加强环境调控,注意改变棚室小气候,提高其透光性和保温性。露地栽培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②防治害虫及时防治温室白粉虱、蚜虫等害虫,这些害虫的大量繁殖会污染叶片,导致煤污病的滋生。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

③发病时及时喷施合适的药剂

菜豆斑点病

危害特征:

叶斑圆形或近圆形,生于叶缘或叶尖的为半圆形,直径2~15毫米或更大,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至灰褐色,斑面现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潮湿时其上散生或轮生小黑粒即分生孢子器。本病有时与炭疽病相伴发生。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增施草木灰或磷钾肥,实行2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发病初期,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菜豆立枯病

菜豆立枯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发生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病斑,边缘明显,略向下陷,后期病茎干缩变细,皮层变色,根部坏死,整株枯死。荚腐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明显,内部凹陷,严重时引起荚腐。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渍水。立枯病多发生于幼苗中后期,及时间苗,培育壮苗。

②荚腐病多发生在矮生种上,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

文章摘自—蔬菜种植联盟

瓜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规程

1.幼苗处理:用“永卫?”或“阿达旺?(永卫4代技术)”稀释倍液(15毫升兑30斤水)将带营养钵的成品苗浸透次日栽苗。

2.定植时使用:瓜菜幼苗(如黄瓜、番茄等亩栽2-棵)定植时按亩用量2—4斤使用“永卫?4代”颗粒(1斤/袋),穴施或沟施。也可使用“阿达旺?”高浓度喷穴或冲施

方法一:高浓度喷穴(沟),按亩用量2瓶(1斤/瓶)视瓜菜密度兑4-6喷雾器水(1喷雾器按30斤计)喷穴(沟)后栽苗,此法仅适于工厂化育苗带营养钵的瓜菜幼苗。

方法二:定植后5天(7天以内)随水冲施“阿达旺?”按亩用量2-4斤

3.生长期使用:定植30天后随水冲施“阿达旺?”,亩用量2—4斤。30天后再冲一次,滴灌或微喷也可。前茬线虫严重按高量或加大用药量。

4.病株处理:生长期发现病株后使用“阿达旺?”稀释0倍液(7.5毫升兑30斤水)每株灌根2-3斤药液。病株周围3-5平方米范围内重点防治。

5.发病盛期前处理:对于生长期较长(7-11个月)的瓜菜(如丝瓜等)于发病盛期前10天随水冲施“阿达旺?”亩用量2—4斤(前茬线虫严重按高量或加大用药量)。

30天后再冲一次,滴灌或微喷也可。小水漫灌省工省水(用水量不超过10方/亩)。

6.温室吊蔓西(甜)瓜:高密度(0-株/亩)栽培使用方法参照1-5条。

7.浅根系叶菜类:播种后随水冲施“阿达旺?”,亩用量1—2斤,严重地块亩用2-4斤。

8.南北方果树:葡萄、香蕉、柑橘、猕猴桃、石榴、罗汉果、樱桃、桃、苹果等用稀释“阿达旺?”0-倍液将主要根系范围内土壤灌透。

9.辅助措施:

(1)栽苗时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用量均为10公斤/亩。

(2)生长期每次用药时可同时补充土壤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繁殖

(3)冲施氨基寡糖素,能够促进植物生根,提高植物免疫力,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

“永卫?”使用注意事项

1、高浓度喷穴(沟)、紫牛高蛋白有机肥(不伤根苗、含水量小于5%)颗粒吸附穴施、滴灌用药、单株灌根药效最佳。2、微喷或随水溶肥小水冲施需加大用药量,控制用水量,切忌大水漫灌用药。3、高倍数稀释(0倍以上)用药前后3-5天忌灌大水。4、用药时配合生根剂使用药效更好。5、土壤水分不足时用水湿润土壤或适当松土。6、土壤酸化严重(pH值5.5以下)需加大用药量。7、示范推广最好从苗期开始用药,根瘤太大不宜做药效示范。

防控工作应坚持“御线虫于种苗之外,防线虫于侵染之前,治线虫于定植之初,止线虫于繁殖之前”的防治原则,“以防为主,防控结合”,把线虫为害降到最低,确保瓜菜产品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要依据生产实际,合理应用综合防控措施,争取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永卫?”,线虫生防专家

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是依托山东省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中国芦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市农科院生物所及多位国内外著名线虫研究专家、教授于9年成立的线虫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自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以植物提取物为主,以生防菌及海洋生物为辅的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综合配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实用推广水平,完善了以植物源农药为主体的“北方瓜菜根结线虫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永卫?”是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历经十余年研发的高科技纯植物源线虫杀灭剂,工艺、技术成熟,可以直接用于有机瓜菜基地、农业生态园、高科技示范园、出口基地、保护地等大面积推广使用。

植物源线虫杀灭剂“永卫?”产品已在西瓜、甜瓜、火银瓜、丝瓜、黄瓜、番茄、大葱、西葫芦等瓜果菜,葡萄、猕猴桃、火龙果、柑橘等果树,西洋参、桂花等经济作物上取得了惊人的示范效果:不伤根不伤苗,防效高(90%以上),药效久(70-天)!无需熏蒸,能防能治!用量省,成本低,高效低毒,无残留!有效解决因防治根结线虫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

提示:长按识别上方两个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二甲基甲酰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x/3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