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他人的认知
对他人外貌及仪态的认知与判断(如:较胖的人给人以宽厚、友善的印,过于时髦的衣着打扮容易让人产生轻浮、无主见象等)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判断(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或身段、言语表情都会反应出他的情绪)
对他人言行的认知与判断(如:尖锐、刺耳的音调容易给人严肃、强硬、不随和的感觉)
对他人个性的认知与判断
(二)自我认知
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认识自己
个体还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与成果来认识自己
个体还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三)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模式
叠加法则(个体社会认知印象形成的加工过程是对相关信息元素的综合,如聪明的(+3)、勤奋的(+3)、友好的(+2)、不修边幅的(-1),则印象分是:+3+2-2=7)
平均法则(所有相关信息被同等程度加工整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印象,以上面的为例,则印象分是:(+3+2-2)/4=1.75)
加权平均法则(个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征可能比其他一些特征更为重要)
中心品质法则(某些品质如热情-冷淡在个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品质就是决定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
社会认知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初次接触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对后继认知有重要影响,称为首因效应。一方面,第一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改变。另一方面,从第一印象所得来的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后继印象的解释。生活中,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所谓“先入为主”“有色眼镜看人”等都是首因效应的反映。近因效应
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