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书成了大学的奢侈品

大学生的思想国

编辑

盛军

DEC

13

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人,安安静静看着书。

不知从何时起,静下心来看书变成了一种奢侈?走出中学时代,似乎开始厌倦了看书,想好好“放纵”自己。可放纵一段时间觉得无味,想重拾书,却发现书变得“越来越重。”

大一下学期经历过一段非常“颓废”的生活,每天去教室一边听课一边玩手机,对学业上的事也不关心,忙这忙那的把自己搞得很疲惫。虽然期末没挂,但也不咋地。后来暑假仔细想想自己的大一生活,感觉自己一直在瞎忙,一年下来没获得多少东西。开始思考起了人生,我是谁?我从哪来?我来干嘛?这不是段子,是现实。

大一,思政老师让写一篇文章,主题为“我来大学干什么?”当时写的核心就两个字“学习”,可很快就忘了自己的初衷,大一的目标变成了期末不挂科。直到暑假,因为比较闲,开始思考自己大一一年到底在做什么?答案是啥都没做。忽然感觉自己在荒废人生。

大一一年很少将时间花在看书上,以致现在经常看不进去书,一本书要断断续续看很久,有时候感觉自己还不如高中,可能这就是大一“太浪”的代价。

那天上课,老师谈起她大学时代买书花的钱能有十几万,内心感到震撼,因为自己在书这上面真的很“吝啬”。想起小时候,只要是自己想看的书都会去买。可现在,书似乎成了无法消费的“奢侈品”。

认识一位同级的学生,他每个月都会从生活费中拿出不少钱去买书,很佩服他,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差不多,但很难做到他这样。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大学学的,到了社会上可能就值一个煎饼果子的价”,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但如果大学不好好学,可能连煎饼果子的价都不值。

有时候会想大学到底是什么?是一个文凭?是找工作的一个筹码?是又不是。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的确在找工作的时候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不是大学的全部。大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的东西,专业、技能、生活等等,能学多少看各自的“修为”。

但当看一本书变成了奢侈时,这样的大学生活不是一个好的生活。

每年考试周(月),都是学习气氛最浓的时候。像一个向上的抛物线,在考试周(月)达到顶峰,考试结束又迅速下降。

曾看到老师在朋友圈这样说:“每年考试周学生都很紧张,其实老师比你们还紧张,因为老师不知道你们会什么?”感到很心酸,为老师感到心疼,为自己感到难过,心疼老师不易,难过自己不争气。

大学的节奏不像高中,经常会迷茫,迷茫的时候就问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

最后说一句: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四年很快的。

赞赏

长按







































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df/1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