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于术、冬术、浙术、山蓟、山精。
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服;内有实邪雍滞者禁服。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茎基和芽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色至淡棕色,并有棕色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有裂隙。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黏液性。
川芎
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西芎、贯芎。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月经过多,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慎服;阴虚火旺者禁服。
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厘米。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自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防风
铜芸、茴芸、屏风、百韭。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性温,味甘、辛。归膀胱经、肝经、脾经
发表、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分类辛温解表药。
体虚风动发痉者慎服,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禁服。
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长20~30厘米,直径0.5~2厘米。根头部表面粗糙,常有剥落的栓皮,有明显密集的环节,节上有黑棕色毛状的残存叶基,长至5厘米。根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皱缩而粗糙,有纵皱纹及致密的细横纹,并可见多数横长的皮孔及细根痕。体轻,质松,断面皮部棕黄色,疏松,裂隙较多,散生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占根的绝大部分。气特异,味微甘。以条粗壮断面韧皮部色浅棕、木质部色浅黄者为佳。
黄芪
黄耆、木耆、绵黄芪、王孙、箭芪。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
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蒙古黄芪:表面灰黄色,栓皮不易脱落。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膜荚黄芪:表面灰黄色、黄棕色,质硬,较难折断。
桔梗
梗草、土人参、苦桔梗、白药、利如。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性平,味苦、辛。归肺经。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圆柱形或纺锤形,略扭曲,偶有分枝,长6~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上端根茎部(芦头)有半月形的茎痕;根上有横纹,全体有不规则纵皱及沟纹,并有横向皮孔样的疤痕。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拍摄所用的药材均来自宗医馆精品道地中药材)
宗医馆精品道地中药材在进货、验收、检测、加工、炮制、储存等各个环节坚持质量第一的标准,确保了宗医馆精品药材“道地、无硫、安全、有效、稳定”的质量要求,因而在临床应用上疗效显著,得到患者的认可,满足了人们对“好药、真药、良心药”的需求。
江门宗医馆江门定点医疗单位,欢迎使用社保卡/特定病种绿卡/离休干部专用医疗证
-理疗预约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