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政坛骗子卢恩光的神奇升迁之路

思响哥荐

“五假干部”卢恩光是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后落马的。他说自己就是个官迷,想想这20多年走过的路,就像梦一样,就像一场噩梦,自己疯了。

随着反腐大片《巡视利剑》的播出,“政坛骗子”卢恩光的造假之路彻底曝光……

来源

人民论坛网(rmltwz)

谈吐出卖了“高学历”官员

调查发现,卢恩光是一名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的“五假干部”。

  卢恩光的严重违纪问题得以浮出水面,源于中央巡视组巡视司法部时,核查他入党材料时的一个发现。记者从近日上线的第17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获悉,发现卢恩光身上的重大疑点,巡视组用了两个月。

  年3月,巡视干部围坐观看厚厚一摞的卢恩光个人档案时,都感到“看他的简历总觉得蹊跷”。一位组织干部分析称,“但是看他的档案头尾衔接紧密,公章和领导签字齐备,虽然存在干部任免文件不规范、笔迹存疑等问题,可一时也难以断定。”

  接到举报信称卢恩光档案有严重造假行为后,卢恩光个人档案再次被摆到桌面上。时任中央第六巡视组副组长的陈毓江说,发现他是年填报的入党志愿书,有这样的表述,说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而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是发生在年。

  巡视组对卢恩光的全部档案进行了更详细核查,发现了更多可疑细节。年5月,巡视组将巡视发现卢恩光档案造假,以及身份、履历存疑等问题一并移交中央纪委。随着调查展开,卢恩光20多年金钱开道、造假买官之路一步步被还原。

  陈毓江说,看他干部履历表,又有法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又是管理学的博士,但是跟他接触看他言谈举止,跟他这些这么高的学历、这么高的研究能力,好像不太沾边,相反倒是觉得他在拉关系这方面能力挺强。

  经查发现,卢恩光其实只断断续续读完了高中,随着职级不断晋升,他不断“完善”自己的学历,后来的本科、硕士、博士文凭,都是或靠买、或靠送、或靠混得来的。

  卢恩光年龄也造假,由年篡改为年,一下小了7岁,使得他在历次干部选拔中有了年龄优势。家庭情况也严重造假,他共有七名子女,但只填报了两名,其他五名子女均通过假手续落户在其他亲戚家。连卢恩光这个名字都不是本名,而是自己改的,恩光二字意思是“感恩父母、光宗耀祖”。

年到年六年提六级

20多年前,卢恩光在老家其实是个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当年生产的诺亚双层玻璃杯畅销全国,并让他迅速攒下上亿身家。但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一心只想当官,而且达到了痴狂程度。

 年卢恩光看到乡里有的企业老板名片上印着“公司党委书记”的头衔,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党内的念头。

  按正常程序,从申请到入党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卢恩光嫌这太慢了。他找到时任高庙王乡党委书记的李恒军帮忙,李恒军收了卢恩光元钱,突击发展他入党。《入党申请书》和《入党志愿书》是年同时写的,同时交的,为了看起来更合理,特意把申请书时间往前倒签了两年,因此闹出了年就穿越到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大笑话。

  混入党内后,卢恩光又通过工作经历造假混入公职人员队伍。卢恩光的企业当时挂靠在高庙王乡中学,他请托时任校长帮他出具假的民办教师履历材料,再用它申报转为公办教师,获得国家干部身份。

  年,聊城地区出台“民营企业家挂职科技副乡长”政策,卢恩光觉得机遇来了。他通过一番又跑又送,当上了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很快,卢恩光又被任命为乡党委副书记,职务由虚变实,实现了仕途真正起步。

  年底,阳谷县四大班子换届,卢恩光觉得解决副县级将是关键一步,于是不惜花重金多方请托,最终顺利当上了县政协副主席,成了副县级。

  为谋求仕途发展,他逐步把企业转移到哥哥、侄子等人的名下,又开始了向上一级的“冲刺”。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省城,开道手法仍然是大把撒钱。年5月,山东省政协因人设岗,增设鲁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将卢恩光调任中心副主任。一年多后,又任命他为中心主任,成了正处级干部。

  有了完整的档案,卢恩光的下一个目标是进京做官。中国残联下属的华夏时报社成了他进京的第一块跳板。年,他安排自己的企业拿出万元,通过其他企业捐助给报社,谎称是自己拉来的捐款,因此得以调入华夏时报社任职,成为副局级。年为了能顺利提任正局级,他再次拉来了万所谓“赞助”,其实同样是自己企业掏的。

  年到年,是卢恩光仕途的高速发展期。这段时期,他一年换一岗,六年提六级,从乡到县再到省再到北京,从副科级到正局级,火箭速度的背后是金钱助推。

每晚睡前默诵“老天厚爱功成名就”

  虽然已经进了北京,成了正局级,但卢恩光认为报社不是党政机关,不是从政的主战场,一心想调入政法、组织、纪检等系统。

  调到司法部后,卢恩光在司法部附近租了房子,七年多时间很少回家,一门心思投机钻营。每晚回到租住房都要反思当天情况,多年来每天睡觉前默诵“知足常乐,老天厚爱,你已功成名就,睡觉”;早晨醒来再激励自己继续“奋斗”,默诵“不知足常进取,功名就在前边,努力前行。”

  “每天早晨就是再困,到那个点就是周末我也不允许自己睡懒觉,你该起床了,功名就在前面。就警告自己,坚定不移地往前走,走到哪儿算哪儿。”卢恩光说。

每周都去给领导家里送菜

  卢恩光能调入司法部并成为副部级干部,司法部有关领导有重大责任。当年卢恩光为了经营和领导的关系花了大力气,也因此在组织选拔副部级干部时得到有关领导的多次推荐。

  “他对领导的生活可以说关心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周都去给领导同志家里送菜、水果、各种肉食、半成品,什么书架坏了,钉钉修修补补的这种小事,全是他在搞服务。”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李源伟介绍。

  卢恩光自己制定了三个狠抓、两个满意,“三个狠抓就是狠抓工作,狠抓领导,狠抓群众。满意就是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他   在卢恩光的金钱开道、造假晋升之路上,20多名不同层级的党员领导干部收受贿赂。不少收过卢恩光好处的人后来听说他成了副部级,自己也觉得实在荒唐。现在,卢恩光案相关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包括省部级干部都因管党治党失职失责被严肃追责。

在家不敢让孩子叫爸爸,叫姨夫

  此前的预告中,卢恩光说“觉得自己,跟魔鬼附体似的”。一路造假成为副部,卢恩光的心态一直在变化。

  最开始想当官,卢恩光是“觉得干什么事儿都没有当官有身份”。他说,“当时那个年代,不管你多大的企业老板,跟县里科局的人在一块吃饭,那企业老板都得坐在下面,都是科局的人你得让到上首去。”

  买来科技副乡长后,虽然只是个挂名虚职,但卢恩光觉得终于当官了,十分高兴。“那时候就觉得,我已经光宗耀祖了,到我父母坟前,那真是好好地祭拜一番。谁要是再喊卢董事长、卢总,那时候心里就觉得不懂事,我都副乡长了。”

  顺利成为副县级干部后,他发现人们仍然只拿他当老板,不拿他当领导,顿感失落,懊恼不已。“没人拿我当过副县级领导干部,从心里还是把我当一个企业老板看待。我当时就在日记上写的,没有这个壳产生不了我,脱不开这个壳长不大。”

  卢恩光所说的“壳”就是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企业,为谋求仕途发展,他逐步把企业转移到哥哥、侄子等人的名下,但实际上他开设的注册资本总额上亿的5家企业,直到落马都是他自己在幕后严密控制,“挣了钱拿过来之后行贿、犯罪,买职务级别,买官。”

  不过,能成为副部级甚至超出了卢恩光自己的想象,让他自己也开始觉得不踏实。巡视期间,虽然他并不知道档案正在被重点查看,但心情整天高度紧张。“提了副部以后,中央又提出来从严治党,也觉得当了副部也未必是好事。”

  落马之后,卢恩光谈造假之路说,“你这些造假,你所获得的这些利益,一方面跟你自身这是筋骨相连,就好像戴着假面具,就是粘到脸上了,跟骨头都长一堆了,没有胆量,或者没这个智慧摘下来。”

  出镜时,他谈到,造假让他在家都不敢让孩子叫爸爸。“我就在家里都不允许(孩子)他们叫爹叫爸爸,不允许,要不叫姨夫叫什么的,我说别出去喊走了嘴。”

人民论坛评

打击官员履历造假刻不容缓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关海庭就此问题曾在《人民论坛》刊文,他认为,官员履历造假危害极大,一是违背诚信原则,败坏社会风气;二是破坏政府公信力,影响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破坏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让老实人吃亏”;四是造假频发会形成错误导向,将这种恶习“传染”给其他人,形成更多人造假的恶性循环。因此,打击官员履历造假刻不容缓。

第一,加强惩戒力度,让官员在行为上不敢造假。官员之所以敢在履历上造假,即使是媒体曝光也“前赴后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违法成本太低。在媒体披露的造假案例中,绝大多数仅仅是受到党纪处分。这种“高举板子轻放下”的做法给了很多官员以侥幸心理,更助长了“老实人吃亏”的恶劣政治生态环境,因此,除了“党纪”,还要有“国法”的介入。

官员履历造假严重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有关“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行为之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不得“涂改、伪造档案”的规定,有的行为甚至已经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所提到的“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因此,要切实发挥司法机关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履历造假,让涉事官员承担法律责任,大幅度提升违法成本。

追究相关涉事人员的连带责任。任何一份造假的档案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操作团队”,或者是“保护伞”。若不将连带责任落实到位,一个“卢恩光”被查处,还会有“李恩光”、“张恩光”冒出来。只有形成上下齐负责的认识,才能切实提升法律惩治的威慑力,从行为上让官员心怀畏惧,不敢越雷池一步。

第二,加强管理力度,让官员在制度上不能造假。一是细化档案管理制度。当前,档案管理队伍人数较少,在一个县里,组织部、人事局各有一个档案室,级别稍高的干部档案在组织部,一般干部档案在人事局,数千份档案往往就一个人负责。一个人能保证所管档案的正常维护就实属不易,更不用说要对每一份档案进行详细的审核了。因此,要适度扩大档案管理队伍,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精致化。二是完善监督制度。从外部监督的角度看,目前,网络成为官员履历打假的重要途径,要想更大程度上发挥网络监督作用,就要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实行党务、政务信息公开,以供公民监督。三是建立统一数据库。除涉密单位外,将全国各级干部档案数据纳入到统一的数据库中并全国联网,并适当开放数据库中的信息以供查询与监督,减少干部异地交流时档案审查过程中的纰漏,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

第三,完善用人制度,让官员在理念上不想造假。实际上,官员履历造假的根本利益驱动在于对官位的追求,保住了“官帽子”,才能“挣得面子”,“占住位子”,“捞得票子”。而当前选人用人对年龄、学历、资历等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唯年龄、学历、资历的倾向。因此,应改善选人用人制度,以政绩作为用人的重要依据,坚持综合考评。同时,完善干部的工资福利体系,让官员收入更加透明化,杜绝灰色收入,严厉惩处特权行为,从根本上消除官员的“官本位”意识,抑制官员履历造假的利益驱动。

资料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中纪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往期精彩回顾

一位县委书记的深情感悟:东兰何处不桂林这个省会为啥一次性提拔名厅局级干部?毛泽东怎样写“讲话文章”?(很经典)

赞赏

长按







































如何治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df/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