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植物学史古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推断,人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极为繁盛的第三纪(距今万年-距今万年),人参在植物界广为繁衍。世界范围内公认人参分布在北纬33-48度之间。我国本草文献的记载证实中国人参的分布与古地质学史,古生物史是相吻合的。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着中国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人参并用文字记载人参的国家。《甲骨文合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参”字,这是个典型的象形文字。
该字为上下结构,上部为人参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现,茎上生着多个核果状浆果,这是人参最主要的植物学特征。下部则代表着人参的根茎,主根,侧根等。甲骨文始于商殷时代,距今有年以上的历史。在年前我国就已经创造出生动形象的“参”字,并有准确可靠的记载。
公元年,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参,人参,药草,出上党。”这是文献中对人参产地的最早记载。
《晋书·石勒别转》:“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盛。”可见人参栽培在当时已经开展,那是遥远的0年前。
形态特征人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
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人参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
人参浆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两粒半圆形种子。
生长环境人参多生长在具有1月平均温度-23-5℃,7月平均温度20-26℃的气候条件下,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一般生长在气候条件为年积温-℃,无霜期-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毫米的地方,人参喜冷凉湿润气候。
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为宜。
分布范围人参多生长在北纬40°-45°,东经.5°-°之间,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河北、山西、山东有引种。苏联、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5]
繁殖方法1、播种种子播种是生产上采用的主要方法,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保护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种。北京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可于初秋收获种子后即行播种,播后约10天左右出苗。
露地栽培以春栽较适宜,早春于3-4月间在温室育苗,经霜后移植露地,或于4月下旬至5月露地直播。土人参的种子很小,以育苗移栽较好,同时播种的地畦必须精耕细耙,畦土要细碎,畦面要平整。
2、分株生产上较少用此方法繁殖。春季气候较温和的季节进行成活率较高,进行分株前将母株上的分枝培土,促使生根后分割出单株,如不带根则不易成活。
3、扦插嫩枝扦插、露地扦插宜于春季进行,在温室中以气温在20-30℃时进行较为适宜。扦插材料要选择健壮的枝稍,长约6-8厘米,带2对叶片,于叶节下约0.5厘米处剪下,保湿备插。
苗床土要用素沙土,或珍珠岩,不加肥料,按行距5-10厘米,株距5厘米,先用竹枝插小孔后再把插穗插入,入土深约为插穗的1/3,或斜向入土2/3。扦插完后浇水,适当覆盖遮光,保温保湿,但水分也不宜过多。清水扦插。插穗长以7厘米左右最合适,插穗截取后,放在阴凉处1-2天,使切口愈合,然后插于清水中,浸水深度2-3厘米,在28℃左右的温度下,2天即长出长1厘米左右的白根10条以上,即把长根的插穗移植在素砂土中,生长繁殖较直接扦插于土中快,成活率高。
栽培技术1、习性喜寒冷、湿润气候,遇强光直射,抗寒力强。种子可阴干贮藏,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变温,后者需要2-4℃低温,需时各为3-4个月,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
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栽培,忌连作。
2、播种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宽-厘米,畦间作业道为2-2.66厘米。
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后,覆土3-4厘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
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种。
夏播在7-8月果实成熟时,采下立即播种。
秋播在11月播种。
3、催芽将1份种子混拦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倍液喷雾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随即装入催芽箱中,置于室内或室外适当场所催芽,注意经常检查翻倒,控制好温度和温度播种,吉林抚松常于6月下旬播干籽(上年采收干藏种子)。
4、移栽春栽4月中、下旬、宜于越冬芽萌发前栽完。
秋栽10月中、下旬,宜于土壤封冻前栽完。
气候间距出苗前,应搭前檐高-厘米、后檐高66-厘米棚遮荫。随起,随栽,一般按行株距(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搭棚分全荫棚、又透棚、单透棚或双透大棚等荫棚种类,可根据气候、土质及地势条件选择。
田间管理畦面覆盖,出苗后,盖碎稻草或半腐熟落叶。人参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5次,防止土壤板结,消除杂草病株,培土扶苗。
追肥,开沟根侧施有机肥。疏花摘蕾,留种田,开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产田,开花前全部摘蕾。越冬防寒,封冻前畦面培土或覆盖落叶,厚5-15厘米。参畦四财或风口处搭设防风障,以防冻害。
注意事项1、整地下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出苗后,松土除草消除杂草病株,培土追肥,疏花摘蕾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炭疽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
2、人参的根状茎在人工短期栽培情况下较短,直立或斜上。
生长年数已久的野山参,据肖培根在东北地区的调查,具第一批叶的主根是垂直生长,但第三批叶以后,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长,其根状茎相应加长,也是横生的。这主要是根系生长受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的影响,故其生长方向也会改变。
品种分类1、物种分类一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一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2、栽培特点分类普通参采用一次移栽,6年收获。
边条参采用两次移栽。6-8年收获。
石柱参主产辽宁宽甸。采用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培育15年左右收获。
3、加工方法分类生晒参:连须根一起挖出,除净泥土,晒干。
红参:取园参水子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为宜,取出烘干或晒干。主要成品有红参、边条参等。
糖参:取鲜参洗刷干净,置沸水中浸泡3-7分钟,捞出,再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晒干,再经硫黄熏过。然后用特制的针沿参体平行及垂直的方向扎小孔,浸于浓糖汁(毫升水溶克糖)中24小时。取出后曝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行第2次扎孔,浸于浓糖汁中24小时。取出后,冲去浮糖,晒干或烤干。主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的加工品)等。
大力参:取鲜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晒干。
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根置沸水中约20分钟。参体经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与内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
4、产地分类1、吉林人参(长白山人参)
2、朝鲜人参(高丽参,别直参)
3、西洋参
5、商品分类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
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
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
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
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
有机人参:无农残、无化肥、无转基因。最大程度保留了人参的成份与功效。
野山参:又名山参。主根短租,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根状茎上部四面密生芦碗,根状茎下部具有较长园芦。主根上端有细而深的密螺旋纹。中部及下部一般无纹。须根稀疏而长,不易折断。其上有明显疣状突起。
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园参:根状茎一面或两面生芦碗,无园芦。主根上端有粗横纹,不呈螺旋状,有时全体皆可见横纹。须根如扫帚状,较短而脆,其上有不很明显的疣状突起。
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
移山参: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
朝鲜人参: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朝鲜红参: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朝鲜白参: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人参鉴别1、药材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生晒参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微米,棱角锐尖。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微米。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直径4-20微米,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克,加氯仿4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毫升,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Re、Rg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毫升各含2毫克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微升,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厚微米)上,以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纳米)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纳米)下,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
2、野山参鉴别野山参生长于山地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之中,主要生长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
区。野山参十分稀少,按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参价格差别很大,贵的野山参一支可卖到几万元。野山参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
如知名品牌福临门人参和同仁堂,口感好、香气足、苦中带甘醇,其中以同仁堂价格最高。
3、辨别方法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4、中药属性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
几千年来,中草药中人参都被列为“上品”。
顺:指人参根顺理且直,单腿或双腿并拢者,多不是野山参。
保存方法人参因含有较多的糖类、黏液质和挥发油等,
所以容易出现受潮、泛油、发霉、变色、虫蛀等变质现象。人参的贮藏方法有几种:
1、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2、吸湿剂干燥法在可密闭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将人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闭。
3、低温保存法这是较理想的方法。人参在收藏前要晒干,最佳的暴晒时间以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但人参不宜长时间暴晒,同时供药用的人参已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一般只需将人参在午后翻晒1-2小时即可。待其冷却后,用塑料袋包好扎紧袋口,置于电冰箱冷冻室里,就能保存较长时间。
据李时珍老先生说,山西五台山处,有一味中药,当地人都管它叫“地方害”!
笔者大呼:这还了得!这样的中药还不应该像害虫一样人见人踹!不料,还真被笔者说中了……这味“可恶”的中药便是现在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滋补珍品——人参。
其中缘由还需笔者一一道来:古书上面,一般管人参称作上党人参,简称党参。因其产地在山西上党地区,故以此得名。
《神农本草经》里面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成为“地方害”呢?封建官僚主义害死个人啊!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参亦如此。皇上一句喝令:人参是个好东西!紧接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接踵而至,但老百姓苦了。
当地的老百姓每年必须挖很大数量的人参,给宫廷里面上贡,上贡的数量不够,地方官就要受到谴责,那么最后各级所施加的压力,最终都压在了老百姓头上,压在了药农的头上,所以当地就将人参视为一个地方害。
人参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涸泽而渔,人参的数量急剧下降,又加上后来山西五台山一带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所以到了明代后期,山西地区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参可采了!
《本草纲目》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辽东”就是今天的东北,这里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而“上党”却是今天的山西长治地区(长治居于太行山脉,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史称“上党”)。
但是根据《本草纲目》以及其他古籍如《潞州志》中有“紫团山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昔常有紫气见山顶,团团如盖,产人参,名紫团参……”记载可知,伤寒论中所记载的人参,或者说古籍中的人参产自山西,但自明代已绝种。
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人们的贪欲,但老天从不断绝大家的希望,在神奇的北纬30°附近(山西五台山上党地区也在这一纬度附近),奇迹又出现了。
在长白山蓝天白云之下,黑土以上,有一片神奇的老林子,简称东北老林。当地人根据古籍的描述,找到了和上党人参相似的植物——长白山人参,也就是现在大家服用的人参。
古籍是这样描述的: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
《唐本草》:人参苗似五加而阴短,茎圆,有三四桠,桠头有五叶。
宋代苏颐《图趣本草》: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椴音贾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静,一梗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梗五叶,末有花茎,至十年后生三梗,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所绘潞州人参的图山来看,中心生一茎,叶有长柄,轮生掌状复叶。喜大普奔,人参再现!
长白山人参和上党人参一样,是五加科人参属的植物,功效、形状类同,经鉴定为同一物种。依照现在教科书的介绍,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世称百草之王。
那现在的党参又是何物?清代有人不知是不明所以还是故意为之,用现在称之为“党参”的桔梗科植物冒“上党人参"之名混乱于世,世上便用了”党参“的名字。很多人误以为党参就是上党人参,其实,今之党参与古代的“上党人参”不是同一物种。
党参参属多年生桔梗科草本植物,有白色乳汁,叶对生,呈卵形,花冠阔钟状。根长圆柱形,与人参类似,但分枝较少,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从医药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参补元气,党参补中气。由此看出上党人参与党参真不是一回事。
那人参如此之好,可否常服久服?大概20度年前,在美国的疾病目录当中,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病名,叫做“人参滥用综合征”,就是一些正气不虚的人,长时期不合理的使用人参,他们往往是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每天都服用人参,最后导致了血压升高或者出现了失眠、烦躁不安、便秘或者出血、水肿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就把它叫做人参滥用综合征。
另外,青少年长期服用含人参的药物,会造成性早熟。
后记,人参杀人无过,再好的药物也要合理使用,不过现在的人参质量参差不起,尤其是野山参再难遇到。所以市面上的大多为园参或者林下参,还望各位自己鉴别。
人参服用禁忌第一:感冒发热的时候不适合服用这是因为在发热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心悸剧烈的情况,而服用人参之后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就会增加,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心悸的情况加重,令感冒发烧问题更加严重,并不利于病情恢复,反而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第二:气喘、喉咙干燥不适合使用人参如果是突然间出现气喘的情况,或者是由于体内燥热所造成的咽喉干燥的情况,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使用人参。除此之外,如果是由于一时的情绪激动所导致出现吐血的情况等等,那么建议最好也别使用人参。
第三:湿热所引起的腹中忌浮肿人参这是因为人参具有一定的抗利尿的功效,服用之后不仅不能够缓解浮肿情况,反而会加重病情,并不建议服用。除此之外,如果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尿少情况,也不建议服用人参来治病。
第四:失眠多梦以及心情烦躁的患者不建议服用人参
人参服用之后精神会更加的亢奋,不仅导致睡眠效果更差,同时也难以起到静心的功效。
第五:别和葡萄一起服用专家告诉我们,如果人参和葡萄一起服用,那么会导致人参中所含有的营养价值受到损伤。这是因为葡萄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这种物质会和人参中所含的蛋白质进行结合并且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我们身体对于营养的吸收。
第六:忌服用后吃萝卜和海鲜人参是大补的药材,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滋补元气的功效。建议服用人参之后千万不能够吃萝卜,其中包括白萝卜、胡萝卜以及绿萝卜。这是因为萝卜是具有消食利尿的效果,如果两者混合在一起服用,那么会大大的减少人参对于身体的滋养功效。除了萝卜之外,海鲜也最好别立即服用,这些都是会影响药效的。
第七:忌服用后喝茶如果在服用人参之后喝茶,那么茶中所含有的茶多酚会和人参进行结合,这就会降低人参所带有的滋补功效
第八:忌用五金炊具在对人参进行煎煮的时候,无论是沌阳或者是煎药服用,千万别使用五金炊具,否则都会影响人参最终的药效。
第九:别滥用人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参也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加重。很多人将人参作为一种滋补、养生的药材,认为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那么必须要经常、大量的服用。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如果滥用人参,不仅不能够对身体进行最好的滋补效果,反而会导致中枢神经过于兴奋,出现失眠、瘙痒还有晕眩等等情况。所以,日常服用人参一定要循序渐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