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说说古代诗人笔下

捣衣,作为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不管是写女子思念深处异地(前线)的亲人,还是写征夫思念家乡(妻子),出现的几率很高。关于捣衣与思念,在《芳草有情,夕阳无语——王耒版秋天不回来》中也有所表述,但只是只言片语,不够透彻。肯定有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古人为什么要捣衣?为什么一听见捣衣声就会思念家乡(亲人)?今天不解读诗词,只说——捣衣。一、捣衣不是洗衣时代不同,很多名词的含义也会有所变化。看到“捣衣”,很多人都会觉得是用木棒敲打衣服洗衣服。其实并非这样,在古代,捣衣是一种服饰民俗。因为工艺和原材料,古时布帛质地比较坚硬(浆布),要在平滑的砧板上反复舂捣,以求柔软熨帖,便于裁制,这个过程称为“捣衣”。后来也泛指捶洗衣,但古时标准的“洗衣”应该是“浣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题目两句出自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捣衣在晚上?二、捣衣与秋夜捣衣在晚上进行的原因,一是战乱年代,丈夫在外远征,留在家中的妇女挑起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大梁,白天必须抓紧时间干农活、操持家务,煮饭、针线活这类对光线要求比较高的也必须在白天干完。一句话,她们太忙,白天没空。于是对光线要求不高的捣衣便只能在晚上进行,如果再有点月光,那简直就是收到上天的照顾了。二是审美需要。没有什么依靠的妇女,借着月光捣衣,是不是更显其勤劳持家,吃苦耐劳,是不是更能勾起征人的思念、读者的共鸣?于是,捣衣与秋夜便联系在了一起,于是牵肠挂肚的情思便油然而生。秋夜,不管有没有月色,总是有点凄凉,这样也更能引起捣衣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那来说说思念吧。三、捣衣与思念妇女们借着秋夜捣衣,为前线的丈夫们准备军服,劳动过程中,自会想到他们,自会心生思念。《子夜吴歌·秋歌》中,长安大街上月色明朗,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整个长安城都氤氲着浓郁的怀思,留守家中的妇女们为前线的丈夫重复着捣衣动作,萧瑟的秋风带去了对他们的思念,也带去了无限的担忧与期盼。只是,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战乱才能够平息,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赶走,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丈夫才能戍边回来?她们静静捣衣,摸摸叹息,千家万户的闺怨,千万个妇女对前线丈夫的思念,借着月光齐刷刷地在等待读者的共鸣。秋风萧瑟,征夫(游子)听着他乡陌生的捣衣声,又怎么能不怀想故乡的灯火,又怎么能不思念独守空房的妻子?对,还有一家人在一起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温暖。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的萧森不禁让人悚然,江上波涛汹涌,天上阴云密布,独自乘舟穿过三峡,听到传来的阵阵捣衣声。勾起了诗人梦牵魂绕的一颗故园心,不觉湿了眼眶。如果没有那阵阵捣衣声,意境上将会欠一些火候,诗人定也不会老泪纵横,脑中也不会浮现出关于故乡的某个细节。命中注定吧,他(们)听到了捣衣声,从而感受到了异乡的寒冷与萧瑟,倍感飘零流落的不幸。但是,如果捣衣声里没有思念呢?那就悲秋吧!四、捣衣与悲秋生命衰落的秋天,肯定会有人感叹时光流逝,肯定会对生命易逝感到无奈。阵阵捣衣声,更是催快了时光流逝的脚步,催快了年华老去的步伐。于是,这声音唤醒了诗人秋天的思绪,唤醒了他们对历史的回味、对年华易老的种种感慨。捣练子令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深秋的小院,静悄悄的,空荡荡的,萧瑟的秋风送来冷冷的捣衣声,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如此凄凉,叫人如何安眠入梦?砧声阵阵,和着月光穿进帘栊,让人愁思百结。词人聆听历史的脚步,思考人生的真谛,悲叹时间的流逝。“厌向殊乡久别离,秋来愁听捣衣声”“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捣衣声里,独守空房的妻子惦念着丈夫,游子征夫诉说着对家乡(妻子)的思念,诉说着悲秋情愁,诉说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诉说着对生命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sh/12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