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菜妈妈谢可慧
他们叫他胖子,大概是因为身材魁梧,就像我刚坐上出租车时,每一次车子的晃动,都可以伴随他肉体的抖动。
他是河南一个农村里的男人,来浙江整整十年。十年里,他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看着一个城市建起了地铁,看着一个城市拔地而起的高楼,看着西湖变得越来越好看,当然,也看着一个城市的学区房房价不断创下新高,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杭州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越多,意味着资源空间的压缩,金字塔尖的人永远那么多,金字塔底呢?其实都是一场彼此挤压。
他一边开着出租车,一边用毛巾擦着头上的汗水,这是40度的高温。
他细数着,下学期,自己的孩子去哪里上学,房租又涨了,孩子的教育经费随着上小学又一轮飞奔,刨去自己的交的社保,还有一大家子要养。
“像我们那边的人,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种地,一条是外出打工。种地的话,很有可能一家人都吃不饱饭,而外出打工,至少给了可能性。”
长年种地的父母,老了,最多种点自己能吃的,所以,每个月指着他寄钱,可是,他的抱怨中,却饱含着倔强。
他开出租车十年,这些年,其实,随着物价的上涨和许多开支的增大,在他手头的钱,越来越少。
但他坚持着,让自己的孩子来到杭州。哪怕成为别人眼中的“新杭州人”,哪怕有时他们身上的标签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
他断断续续和我说了三句话:
一、城市更适合成长。农村唯一的优势就是天然,可是天然不能当饭吃。所谓归隐田园,不过是富人的梦想,而我们大部分人,却坚持在城市里打拼。是因为大城市给了更多的机会,给了更多的梦想。希望自己有一天也是归隐,不是退回。
二、希望通过上一代人的打拼,让后一代立足脚跟。或许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外来务工人,但到了自己的孩子,他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他自然有和我们上一代人不同的见识,哪怕此刻的标签,是“务工二代”,可是,再过十年呢,当他们有能力通过城市的平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至少可以和同龄人,也有了一同比拼的机会。
三、让孩子见识城市的荣光和残酷。孩子是要保持天性,但不代表,他们可以不懂得这个时间轴距里的残酷。农村里,很多人在初中之后都不上学了,上了高中觉得很了不得。他们以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可是,到城市里之后,孩子会知道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可能性。那是城市给他的跳板,就算残酷,也可以让他更好成长。
其实,那天,我是去办事的。他和我说,他还没有在杭州买房,因为买不起,那又怎样,只要能活下去,就一直住下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为了生活不断向前奔跑,不断给自己压力,不断向前走。
有些时候,我们看上去活得很累,但因为朝着心中别人看来有点倔强甚至有点傻的目标不断前行,内心却饱含希望。
想起一句话: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敬佩。
下车的时候,他和我说再见。他喝了口水,也擦了擦汗,然后对我说:外面天热,你也不容易。
是啊,我们其实都不容易。
—END—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很喜欢的一个母婴平台“白菜妈妈进化论”。
白菜妈妈的母婴号,有最一线的育儿观点,和最有趣的育儿视线。有干货,不枯燥。
白菜妈妈是知名作家,也是育儿达人,最重要的是少女颜和标准辣妈,各种心得,值得每一个新手妈妈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