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网友将藏水入疆工程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近来也有网友评论说红旗河工程是比万里长城更伟大的工程。如果从工程量方面来说,藏水入疆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至少要比修建万里长城大一百倍。虽然长城在我国历史上断断续续的修建了两千多年,然而如果现在修建同样大的一条长城的话,长城沿线各地方发动民间力量一起施工,不出1月就可以把长城建好,然而如果以同样的方法来修建红旗河的话,没有三到五年时间恐怕拿不下来,而且在施工难度方面,长城和红旗河也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从人类历史上来看,万里长城这个工程的工程量要比埃及金字塔以及空中花园什么的大多了,可以说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工程,其从战国时期开始修建,到明朝又一次大修,前前后后断断续续修了两千年,形成了长达多里的规模,然而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万里长城的工程技术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在崇山峻岭或者其他险要的地方用石块儿、砖块、泥土、木头等筑起一道城墙一样的防御体,兼有阻挡游牧民族侵扰和战争预警的作用,从长城的工程和技术方面来看,古人依靠古代的科学技术和人力就能够完成它,然而藏水入疆工程若依靠古代的技术和人力,即使投入上百倍的人力物力基本也是搞不定的。
红旗河长达公里,比长城的长度也少不了多少,要修建它的话就要挖通很多大山,建造很多隧道,筑造很多大坝,修筑很多长堤。其实不用讲别的,单就在山体之间打隧道这一点古人就做不到,他们虽然也能想办法在山体之间挖洞,但是他们没有技术做到能够防止塌方,如果突然涌水或者泥石流等就更没办法了,不像现在的技术依靠大型盾构机可以边打隧道边加固,隧道挖通的时候也已经建成了,基本不会出现塌方现象,因此对古人来说,红旗河工程难度和工程量都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不妨再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建造意义。我国古人修建万里长城是用它来预警和阻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的,虽然历史上万里长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并未从根本上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犯,当中原地区政权动荡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很容易就能突破长城烧杀抢掠,而在中原王朝强大和安定的时候,所依靠的的也从来不是长城预警和阻挡作用,而是强大的国力和强大的军队,比如,虽然秦朝修建了长城,但是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的却是蒙恬将军带领10万将士的主动出击,把匈奴人打得向北退却千余里,15年中不敢犯边,而汉朝初年虽然有着万里长城的保护,但是性能仍然越过了长城还把汉高祖的大军包围在了平城,汉朝差一点就此灭亡,所以汉朝的统治者就认识到长城并不靠谱,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等开始努力发展国力和进行强军建设,终于在汉武帝的时候发动了对匈奴的三大战役,将匈奴人彻底打垮,迫使匈奴远遁漠北,这样他们距离长城就十分遥远了,所以历史上长城起到的防御作用是有限的,还不如它对北方民族扰边的预警作用来的实际一些。所以汉朝、唐朝和清朝等朝代从来都没有把长城当成回事儿。
那么红旗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其实它关系到了我国西部发展的长远战略制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有着广袤的国土面积,甚至比东部地区更加广大,但是,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中一定少不了水,然而我国西北地区却太过于干旱了,没有水,所有的西部开发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有了水,很多的开发计划都将切实可行!所以水是开发西部的根本。
而以红旗河为代表的藏水入疆工程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给我国西部的干旱地区补水嘛!一旦建成,它将能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年径流量亿立方米的水,直接的效益是这条河制造出来的大面积绿洲和良田森林等将增加20余万平方公里的绿洲面积,相当于两个江苏省了,如今的江苏省有万人口,创造着8万亿以上的年gdp,所以西北地区如果增加两个江苏省的宜居地带,发展潜力将会大很多!其实这条河不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情况,还能改变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干旱气候,增加北方地区的降雨量,使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所以实际上它可以造福我国西北和北方两大地区。
所以,无论从工程施工量方面,还是从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上来说,红旗和都是比长城更加伟大更加有价值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