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不能断续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广州市黄埔区陈文娟名教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讨论在1月举行的广州市黄埔区陈文娟名教师工作室至年度秋季学期工作总结与研修活动中,黄埔区教育研究院小学音乐教研员陈文娟向工作室老师们推荐了两篇关于音乐教学“接续式教学”的文章,分别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的《浅谈“接续式音乐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音乐学科研修员刘稳的《让学生的音乐素养接续而上——以“学堂乐歌”教学为例》,并布置工作室老师寒假期间完成对文章的精读和读书笔记。3月进入春季新学期,工作室成员老师们不仅完成对文章的学习与精读,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进行思考。老师们表示,“接续式教学”启发他们将音乐教学看作完整的“一盘棋”,更深入考虑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延续性。重叠和延伸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音乐教师林绮敏总结自己对于“接续式音乐教学”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包含重叠和延伸两方面。重叠,是对前序的复习。每一节课都有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顺着教学内容,再向后延伸。”复习可通过对小组或者个体的抽查来实现,可以采取课前小班长复习带唱、基础训练时结合上课内容、通过游戏接龙对每个学生快速检查等形式。延伸是后续的学习,也是紧扣上节课内容,有延展性地开展新内容的学习。她非常认同梁洪来老师在《浅谈“接续式音乐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一文中提到的“只靠教学热情和个人经验,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学,则很可能造成无效教学,甚至带来不利学生成长的教学问题。”结合自己给低年级上音乐课的经历,林绮敏发现,自己一开始完全按照备课设计去教学,效果并不是太好。原因在于没有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对教学步骤及时调整,写在备课本上的教学环节与设想容易变成“纸上谈兵”,即便每节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但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效果并不是太好。经过观察与思考,她发现低年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对新事物的包容性也很强,但需要大量重复,尤其是“变着花样”的重复。“慢一点”是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式。林绮敏认为,接续式教学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大局观,教师对学生本阶段应掌握的知识要有系统明确的理解,能够把知识框架前后衔接,有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积累一定歌曲的同时,音乐老师也应该有相当的曲目储备量。教授新内容时,老师用学过的“熟歌”举一反三,学生会更容易理解;阶段复习时将同类型的歌曲串起复习,更利于学生曲目的梳理积累。只有将以往内容真正吸收并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才有可能在后面的学习中做到“接续”,而不是“断续”。“听唱写创”同步夯实“接续式教学”,就是每节课学生的音乐能力较前一节课都有所增长。这是精读完《浅谈“接续式音乐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一文后,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音乐教师安伟莎对“接续式教学”的理解。她通过文章了解到,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新授”“复习”和“运用”。反观自己的教学,安伟莎发现“新授”和“复习”经常发生,而“运用”容易忽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考察学生的听、唱能力,写、创能力往往被忽视,而写、创能力是对学生运用能力的一种体现。安伟莎也是在近期参与陈文娟老师工作室的读写课题组后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j/12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